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学中医从哪里入门 / 正文

科学用药避免中药毒性(科学用药避免中药毒性的措施)

对于中药毒副作用的忽视,导致社会上形成了中药无毒副作用的认识误区,中药中毒的事例渐增。

2003年出现的马兜铃酸事件,使我国的一些中药、中成药被欧美国家所禁止。1998年10月至今,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已经收治近70例马兜铃酸肾病患者,解放军302医院也陆续收治不少中药药物性肝炎患者。然而在马兜铃酸事件以前,不少中医师对于“木通一次口服10克即有可能引起中毒”并不知晓。

事实上,由于一段时间以来大部分中医人员[文]并没有系统学习过中药的毒理学,因而处方[章]用药一般不太考虑中药的毒性作用,也不知[来]所开中药单方、复方中哪些药物有毒性作用[自]、毒性表现有哪些。因此,在中医师和普通[湖]民众中普及中药毒性知识是当前提高科学用[南]药水平,避免中药毒性的重要策略。

做到对中药毒性心中有数

要提高中药应用的安全性,就必须做到生产[长]厂家、自购药的患者和开处方的中医师对中[沙]药的毒性心中有数。研究人员目前已对常见[中]的100多种中草药的药理、毒理进行了初[医]步的研究,但是这还不够,还远远滞后于中[康]药市场和中药应用空间的扩展。目前临床常[复]见的3000多种中草药中,90%以上的[理]药理、毒理尚未明确。中医药要生存和发展[疗],必须加强研究,搞清中药,尤其是常用中[培]药的毒副作用。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也应该[训]加入中药毒副作用的相关内容,甚至有必要[学]单考一门中药毒理,这样每一个执业医师对[习]于中药的毒性作用才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许多中成药都含有有毒的中草药,但是其说[网]明书并未标示。例如牛黄解毒片、小活络丹[文]、六神丸、安宫牛黄丸等常用中成药都具有[章]一定的毒副作用。牛黄解毒片和安宫牛黄丸[来]中都含有雄黄和朱砂,雄黄主要含有氧化砷[自],朱砂含有硫化汞,这两种成分都可引起消[湖]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害,并可引起过敏反[南]应,常见的过敏反应为皮疹、发热等,汞毒[长]性肾病也不少见。六神丸中的蟾酥,小活络[沙]丹中的川乌、草乌都是毒性药物。因此,中[中]成药生产厂家应该在说明书中标明所含毒性[医]中药有哪些、毒性成分是什么、毒副反应的[康]临床表现是什么、如何救治等。

在药事管理方面,首先要做到处方权的法律[复]化和规范化。处方应使用全国统一的中药处[理]方,由卫生部统一印发、统一发配,使用处[疗]方的人员应是具有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具有中[培]医行医资格的执业医师。

另外,应对中药的安全性进行划分。目前常[训]见的中草药达3000多种,其中有食品一[学]类的,诸如大枣、桂圆肉等,也有剧毒药物[习],诸如斑蝥、马钱子、蟾酥等等,其安全性[网]差异很大。因此有必要学习古人做法,将中[文]药毒性或安全性划分为几类。

毒性作用明显者,应该划归为限制处方用药[章](红色处方),正规医院申请使用,使用时[来]应有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签字;对于有一定毒[自]性的药物,应规定使用的合法剂量、用药范[湖]围和时间。

应用毒性中药不必因噎废食

不少中药具有毒性,使用不当危害巨大,但[南]是如果能够科学应用,反而可能起到很好的[长]治疗作用。能否恰当、科学地使用好此类中[沙]药,是衡量一个医生医术高低的重要标准。[中]例如中药马钱子主要含有的生物碱为番木鳖[医]碱(士的宁),中毒剂量可以破坏脊髓反射[康]活动的正常及交互抑制过程,使伸肌和屈肌[复]同时强直性收缩;严重中毒时,可导致延髓[理]麻痹、呼吸及心脏被抑制而出现呼吸麻痹、[疗]窒息及心衰。但是若炮制得当、使用合理,[培]马钱子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中药使用除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权[训]威、为法律依据外,临床应遵循以下原则大[学]胆使用。

首先,病证对路,合理配伍,注意用法。临[习]床不少疑难杂症,只靠四平八稳的中药往往[网]难以奏效,此时应该想到使用性猛作用强的[文]毒性中药,使用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章]国药典》的使用说明操作,遵循中药配伍原[来]则。例如癌症患者使用蟾酥、斑蝥、鸦胆子[自]等毒性中药,使用时不要采用原药材,而要[湖]采用炮制后或提纯后的药物成分甲基斑蝥胺[南]、葫芦素、钩吻碱;附子有毒,配伍甘草使[长]用,可以减轻其毒性,而且对于附子、乌头[沙]等,先煎、久煮也可降低其毒性。

其次,不泥古训,创新攻坚。例如,中医传[中]统认为使用细辛不过一钱(3克),其实未[医]必。不过一钱主要指细辛入散剂时,剂量不[康]能过钱,但是入煎剂时,其挥发油挥发后毒[复]性减低,治疗痛证、痹证时,煎剂的剂量一[理]定要加大。

再次,炮制得法,减轻毒性。有毒中药依法[疗]炮制是减毒的必要措施,如生半夏有毒,但[培]用生姜、明矾制后,其毒性减低,止呕效果[训]更好;甘遂、大戟、芫花用醋制后,毒性减[学]低。而且,在应用有毒中药时应目标明确,[习]中病即止。有不少中药有蓄积毒性作用,如[网]朱砂、苦杏仁、桃仁、郁李仁等,使用这一[文]类药物时应适可而止,中病即止。

相关文章

@长沙湖湘杏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04542号-2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技能证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