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学中医从哪里入门 / 正文

适宜在夏秋采收加工的中药材(适宜在夏秋采收加工的中药材是)

中药材的收获很重要,这往往决定药性。夏秋季是许多中药材的收获季节,广大药农朋友非常关心如何根据中药材不同种类和药用部位选择适宜的采收期,一起来看看适宜在夏秋采收加工的中药材有哪些:

砂仁

砂仁又名阳春砂仁、春砂仁、西砂仁、缩砂[文]、缩砂密等,为姜科植物阳春砂仁及缩砂的[章]干燥成熟果实。系名贵中药材,市场供应一[来]贯比较紧缺。

砂仁主产于广东、广西和云南等省区。在夏[自]、秋当果实由鲜红转为紫红色,种子呈黑褐[湖]色,破碎后浓烈辛辣味时采收。采收时切忌[南]踩伤葡萄茎和碰伤幼笋;刚剪刀剪断果柄,[长]不要用手拔取,以免将葡萄茎皮撕裂,造成[沙]伤口引起病害,影响后年产量。

砂仁的加工方法有两种:是直接晒干,但种[中]方法如果遇上连日阴雨,果实容易发霉,影[医]响质量。因此,一般都采用火烘法。火烘法[康]是用砖砌成:133cm×99cm×99[复]cm的炉灶,三面密封,前面留一个火口,[理]灶内82.5cm高处横架竹木条,上面放[疗]竹筛,每筛放鲜果75kg~100kg,[培]用草席盖好封闭,然后把燃烧着的木炭放入[训]灶内,再盖上谷壳防止火力过大。每1~2[学]小时翻动1次,焙至5~7成干后取出果实[习],放进木桶或麻袋内压实,使果皮和种子紧[网]贴,再放回竹筛内用文火慢慢焙干即成。此[文]种加工方法味浓、质量好。

砂仁分春砂仁和西砂仁两种。春砂仁呈椭圆[章]形,外壳深棕色呈红棕色,具有短刺状突出[来]。种子集团成椭圆形或卵圆形的团状,分三[自]室,呈不规则的三角形,深棕色,芳香而浓[湖]烈,味辛辣。西砂仁的外壳黄棕色,具有片[南]状突起(好像荔枝壳),种子呈类圆形,三[长]室,外表灰棕色,披有一层白霜,不容易擦[沙]掉,气味比春砂仁稍淡。春砂仁与西砂仁品[中]质差异,价格有高低差异,在加工时宜分开[医]

砂仁的品质以足干、颗粒完整饱满、气味香[康]辣、凉散、无枝梗、无霉坏为佳。

何首乌

何首乌又名制首乌、地精,为蓼科植物何首[复]乌的干燥块根。生首乌具有润肠、解疮毒的[理]功能,用于肠燥便秘、痈疽、淋巴结核等病[疗]症;制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壮筋骨的[培]功能,用于头晕耳鸣、头发早白、腰膝酸痛[训]、肢体麻木、高血脂等病症。

何首乌主产于河南、湖南、湖北、贵州、四[学]川、江苏和广西等省区。一年四季都可采收[习],但以秋未春初采挖为佳。采挖回的首乌块[网]根洗净后,要趁鲜切片,用火烘干。其方法[文]是:①在室内用砖砌一个长约3m、宽2m[章]、高1m的烘炉,在内腔高0.8m处,横[来]架9~10根钢筋(每根间隔0.3m)。[自]在炉长的一面开3个相距约1m、高0.3[湖]5m、宽0.25m的炉门,用以添加燃料[南]。②用刀削去首乌块根上的芦头须根及木质[长]部分,再将直径在8cm以上、长12cm[沙]的首乌,切成厚约4cm、长5cm的块状[中],然后按大小分类,分别入硫磺炉熏24小[医]时。③在炉内横架上铺一疏孔铁丝网,将熏[康]过硫磺的首乌块按大小摊在网上,厚约10[复]cm~15cm。炉腔内加木炭、谷壳和米[理]糠,点燃烘烤。烘烤过程中,要在适当的炉[疗]温范围内(45℃~55℃)逐渐降低炉温[培],并每隔7~8小时用齿耙翻动1次,共翻[训]动2~3次,烤至7成干时,取出回潮24[学]小时,使首乌块内部的水分向外渗透,再入[习]炉烘烤至足干即得生首乌。

生首乌经过深加工,可得制首乌,其制法有[网]2种。①蒸制法;用黑豆10kg(生首乌[文]和黑豆的重量比例为1∶1)加水煮1小时[章],取汁。残渣加水再煮半个小时,将2次煎[来]液合并,倒入首乌片中翻动,使豆汁充分渗[自]入生首乌中,然后置于木蒸桶内蒸4~5小[湖]时,先用武火,冒气后改为文火,焖—夜后[南]取出。若有药汁剩余,重新淋到首乌片上,[长]待药汁全部被吸尽,把首乌片晾干,再继续[沙]蒸至首乌片内呈棕黑色为止。然后趁软切成[中]厚0.15~0.2厘米的薄片;晾干即得[医]制首乌。②煮制法:将首乌小块或厚片,与[康]预制好的黑豆汁入锅同煮,先武火后文火,[复]煮3~5小时,焖1夜,第二天早晨取出晒[理]至7~8成干,再入锅,加适量清水,煮2[疗]~3小时后再焖过夜,使其内部呈棕黑色为[培]度。然后取出再晒至7~8成千,切成厚0[训].15~0.2cm的薄片,若有余汁,将[学]其淋上吸尽,晒干即得。

独活

独活又名香独活,为伞形科植物独活的干燥[习]根。独活具有祛风除湿、通脾止痛的功能,[网]主治风寒湿痹、腰膝酸软、风湿性关节痛、[文]风寒头痛等病症。

独活主产于湖北、浙江、安徽、广西等省区[章],野生于山谷水沟,草从或疏林下,每年秋[来]季采收。当地上茎叶枯萎至第二年早春未萌[自]芽前,用锄头将其根部挖起,抖去泥土,除[湖]去地上残叶、根头和须根。用水洗去泥沙,[南]晾干表面水分,放入烘炉(其烘炉的建造与[长]何首乌的烤炉相同)内摊开,在50℃~6[沙]0℃温度下烘烤或摊放在竹席或晒场上让太[中]阳暴晒至6~7成干,即集中堆积成堆,用[医]麻袋或稻草盖严,堆积发汗2~3天,让内[康]部水分慢慢向外渗出。待发软后,抖掉灰土[复],然后将独活理顺,扎成小把,再入炉烘至[理]足干,用麻袋或者编织袋装好,置阻凉干燥[疗]避风处贮存。商品以足干,圆柱形主根带有[培]分支根,头部膨大,表面灰褐色,质润而软[训]硬。断面灰白色或灰棕色,布有散在的棕色[学]油室,气芳香、味苦而辛辣,无芦头、无根[习]须、无杂质、无虫柱、无霉变者为佳。

白果

白果又名银杏、白果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网]的干燥成熟种子。该品具有敛肺、定喘、止[文]遗尿、止带的功效,用于肺虚喘咳、遗尿、[章]白带等症。

白果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在9月~10月,[来]当果实外皮橙黄色且松软,果皮表面有白霜[自],果柄基部形成离层开始自然落果时采收质[湖]量最佳。白果树冠高大,果农惯用竹竿敲打[南]采收果实。此种采法,容易打伤鳞枝,影响[长]来年结果。如果等到果实充分成熟时,果实[沙]会自然脱落,这时采收既能免伤鳞枝,又能[中]因采收推迟而提高白果的产量和品质。

采收回的果实,浸泡在缸内或堆成高30c[医]m~40cm厚,上面覆盖湿布和湿麻袋片[康],待2~3天后外果皮腐烂,然后取出置于[复]清水揉搓去肉质外果皮。外果皮剥除后,将[理]种实放入1%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5~6分[疗]钟,捞出用清水冲洗掉种皮上的污染物,并[培]将其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贮藏备用。[训]用时,敲碎外壳,取出种仁,即为生白果仁[学];采用蒸、炒、煨等方法加工,击碎外壳,[习]取出种仁即为熟白果仁。

白果以外壳白色,种仁饱满,里面白者为佳[网]

相关文章

@长沙湖湘杏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04542号-2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技能证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