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学中医从哪里入门 / 正文

祛暑妙方_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液的方解)

夏天到了,老百姓总不忘在家里备上藿香正气液。可您知道藿香正气液的由来吗?知道它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吗?经历了几个朝代的变迁,藿香正气液的剂型由最初的散剂发展到今天的水剂、丸剂等多种剂型,临床使用也由最初的治疗内科夏日风寒暑湿感冒,扩大到了治疗妇科、儿科、皮肤科等多种疾病,其临床应用价值越来越高。要想对藿香正气家族有一个更完全的认识,请看本期专家评药――

家族成员知多少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副教授许利平

“祖师爷”――藿香正气散

众所周知的藿香正气液源自于古方《太平惠[文]民和剂局方》的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章]剂局方》是由宋代翰林医官院组织编著的临[来]床实用方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自]制的成药药典,所收录的方剂又都是源自民[湖]间医家高手的治验效方,疗效可靠,故广为[南]临床传用,至今不衰。藿香正气散方为:

方药: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长]各30克,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沙]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桔梗各60克[中],藿香(去土)90克,炙甘草7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6克,水150[医]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同煎至10[康]0毫升,热服。如欲汗出,覆盖衣被。

功能:解表和中,理气化湿。

主治:外感风寒,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复]低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理]、恶心呕吐、肠鸣腹泻、口淡、舌苔白腻等[疗]

藿香正气散临床应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培]它为什么叫“藿香正气”呢?因为此方中以[训]藿香为主药,其功效能正不正之气。所谓“[学]不正之气”,是指脾胃功能紊乱,发生呕吐[习]腹泻。宋代人多将其制成散剂服用(将药物[网]制成粗末,以水煎取汁服用),于是称为“[文]藿香正气散”。

“一脉相承”――藿香正气的多种剂型

藿香正气散在服用时要加生姜3片、大枣1[章]枚同煎后才能服用。为了解决服用不便的缺[来]陷,后世的医学者将藿香正气散制成了丸剂[自],有蜜丸、水丸两种,称为藿香正气丸,取[湖]代了藿香正气散。但丸剂服用量大,口感也[南]不太好,随着中成药制剂技术的发展,近年[长]又制成了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等多种制[沙]剂,这些剂型具有服用量小、服用方便、药[中]效发挥快等优点。最值得提倡的还是藿香正[医]气软胶囊,它获得了国家剂型改革的金质奖[康]章。各剂型的特点是:

●藿香正气丸特点是药效持久,但吸收较慢[复],服药量相对较大,多用于成人。

●藿香正气颗粒剂、冲剂特点是作用迅速,[理]味道可口,体积较小,服用方便等。其抗病[疗]毒能力优于丸剂。

●藿香正气水有效成分含量高,疗效高,服[培]药剂量相对较小,发挥作用迅速。

●藿香正气片用量准确,体积小,易于服用[训]。但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储存日久含量会下[学]降,影响疗效的发挥。

●藿香正气液将药物煎煮去渣取汁后制成的[习]液体剂型,其特点是吸收快,迅速发挥药效[网]。藿香正气液不含酒精,口感好,便于小孩[文]服用,适宜于不喜酒味及对酒精过敏者。

●藿香正气胶囊服用方便,便于携带。

●藿香正气软胶囊在胃肠道中崩解快,疗效[章]较丸、片剂吸收好,含油量高,稳定性好,[来]剂量准确,儿童服用尤为方便。

●藿香正气滴丸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口[自]感舒适,对胃肠道无刺激,符合现代中药标[湖]准,确保产品之疗效。

■各剂型常用服药方法及规格品名

用法与用量

藿香正气丸

深棕色丸;气芳香,味甘、微苦。

口服。每次8丸,每日3次。

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克。

藿香正气冲剂

黄棕色颗粒;气香,味甜、微苦、辛。

开水冲服,每次10克,每日2次。

每袋10克。

藿香正气颗粒剂

黄棕色颗粒;气香,味甜、微苦、辛。

口服。每次5克,每日2次。儿童酌减,温[南]开水送服。

每袋5克。

藿香正气口服液

棕色澄清液体;味辛、微甜。

口服。每次5~10毫升,每日2次,用时[长]摇匀。

每支10毫升。

藿香正气水

深棕色澄清液体(久贮略有浑浊);味辛、[沙]苦。

口服。每次5~10毫升,每日2次,用时[中]摇匀。

每支10毫升。

藿香正气片

棕褐色片;气香,味辛苦。

口服。每次4~8片,每日2次

0.3克/片,60片/盒。

藿香正气胶囊

绿色胶囊剂,内为棕色至棕褐色的粉末及颗[医]粒;气香,味甜,微苦。

每次4粒,每日2次,小儿减。

0.3克/粒×12粒。

藿香正气软胶囊

软胶囊,内为棕褐色膏状物;气芳香,味辛[康]、苦。

口服。每次2~4粒,每日2次。

每粒0.45克。

藿香正气滴丸

棕色至棕褐色滴丸;气香,味辛,微甜、苦[复]

口服。每次1~2袋,每日2次。

2.5克/袋×9袋。

>>专家简介

许利平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理]任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药教研室主任[疗]。长于中医药专业教学、科研工作,曾发表[培]科研论文20余篇,参加编写有关中医药专[训]业专著及教材10余部。科研重在中药药理[学]药效与毒理研究。研究方向主要为中药基本[习]理论及中药新药开发。参编的高等学校规划[网]教材《中医药概论》2004年获首都医科[文]大学优秀教材鼓励奖。参加的《中药学网络[章]课程》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获[来]国家音像出版社优秀奖。

藿香正气家族的功用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中医科主任、副教[自]授杨国汉

藿香正气散自创立以来,其家族的临床应用[湖]不断扩展,疗效十分明显,一直受到历代医[南]家的重视。近年来不断有人从多方面对其作[长]用原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很多方面[沙]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中]方面的作用:

胃肠调节作用

生活中,老百姓都知道藿香正气家族可以改[医]善胃肠症状,但它们到底对胃肠功能有哪些[康]调节作用呢?随着药理研究的不断发展,已[复]经初步表明藿香正气家族有缓解胃肠平滑肌[理]痉挛、促进胃肠吸收及镇吐的作用。

缓解平滑肌痉挛感冒、胃肠炎等病出现的腹[疗]痛多是由胃肠平滑肌痉挛造成的,缓解了平[培]滑肌痉挛,就能有效地解痉止痛。动物试验[训]发现,豚鼠、兔的离体十二指肠的自动收缩[学]和因组胺、乙酰胆碱、氯化钡等药物所致的[习]收缩,藿香正气水对它们都有良好的解痉作[网]用;藿香正气丸和藿香正气水还能对抗水杨[文]酸毒扁豆碱引起的肠痉挛,其效果与阿托品[章]对抗肠痉挛的作用相似。藿香正气胶囊亦有[来]相似的效果。

藿香正气散类制剂的解痉作用受药物组成及[自]药物浓度的影响:低浓度的藿香正气丸对离[湖]体兔小肠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而高浓度时[南]则完全呈现抑制作用,且能拮抗乙酰胆碱。[长]对胃肠平滑肌的解痉作用可能是藿香正气家[沙]族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作用原理之一。

该方中对离体胃肠道及子宫平滑肌收缩有抑[中]制作用的单味药是厚朴、半夏、甘草、茯苓[医]和陈皮。

调节胃肠运动正常人的胃肠都在不停地运动[康],如果运动过快,可导致腹泻;如果逆运动[复],则可引起呕吐。藿香正气水和胶囊溶液对[理]小鼠异常亢进的胃肠道蠕动有抑制作用。但[疗]对正常的或者是处于抑制状态的胃肠运动却[培]有兴奋作用。这表明复方中药的作用具有双[训]向调节性,一方面可以止泻,另一方面也可[学]以止呕。

增加肠道吸收腹泻模型小鼠经藿香正气丸治[习]疗后,其肠道中葡萄糖和水分的吸收得以明[网]显增加。

镇吐预先服用藿香正气胶囊溶液,也有较好[文]的镇吐作用,可使呕吐潜伏期延长,呕吐次[章]数减少。出门旅游有晕车、晕船病史者,提[来]前服用藿香正气液,可有效预防呕吐。

抗炎免疫作用

胃肠炎会引起肠道的炎性反应。藿香正气水[自]对肠管浆膜或肠系膜的炎性反应有明显抑制[湖]作用;另外,藿香正气丸对小鼠细胞的免疫[南]功能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抑制抗原抗体[长]反应,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细胞结构和功能[沙]

抑菌抗病毒

上呼吸道感染、肠道炎症多是细菌或者病毒[中]引起。研究发现,藿香正气水对八叠球菌等[医]8种细菌具有抗菌作用,尤其对藤黄八叠球[康]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较强。藿香正气颗[复]粒剂对流感病毒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发热患者常用阿司匹林来退热。动物试验发[理]现,服用藿香正气颗粒剂、丸剂5小时后,[疗]试验动物的体温与服用阿司匹林组比较无差[培]异,这也充分提示了藿香正气颗粒剂、丸剂[训]有与阿司匹林相似的退热效果。但是,对于[学]高热患者,临床上很少用藿香正气类中成药[习]来退热。

藿香正气家族的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它在胃[网]肠功能调节和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文],都能发挥较好的作用,而且这也得到了临[章]床应用的证实。所以,传统的中医学认为其[来]能治里兼顾散表,升清又可降浊,化湿并能[自]行气,祛邪不忘扶正。这既是其作用原理,[湖]也是其在应用中长盛不衰的原因。

(责任编辑:叶惠玲)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关键字:预防保健基础知识藿香正气液)

相关文章

@长沙湖湘杏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04542号-2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技能证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