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在解剖上有子宫、胞脉、胞络、子门、产道、阴户等器官或组织,生理上有经、带,胎、产,哺乳等特点,疾病有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等不同病种。妇科疾病的病机,主要为脏盼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二脉损伤。女子一生中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与女孑关系最密切的脏器是肝、脾、肾三脏,少年时期肾气渐盛,天癸渐充,治多着重在肾;青中年时期.肾气旺盛,而肝藏血,主疏泄,对妇女的生理、病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故这一阶段,治多着重在肝;老年时期肾气已衰,病时治多着重调理后天之本“脾”。在经络方面与妇科的生理、病理特点联系最密切的为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带。尤其是冲、任二脉,均起于胞中,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受损,则血海不能按时满盈,胞胎则无所系,因而发生经,带、胎、产等诸病.因此妇科病的治疗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还必须结合妇科的生理、病理特点,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月经病的诊断.主要是月经的期、量的异常变化。特别要注意月经后期、闭经等与生理性停经(如妊娠)相鉴别。经期延长,月经过多、崩漏等与胎、产、杂病等下血证相鉴别,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调经,其具体方法有调理气血、补肾、扶脾、疏肝之异。此外又当分清先病、后病:经不调而后生诸病者,当先调经;因他病而后致月经不调者,当先治他病。同时还要注意标本缓急,以及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患者的年龄等,予以全面考虑。
带下病主要根据带下的量、色、质、气味及全身伴发症状辨证治疗。辨证的重点在于湿、熱之邪与脾、肾之气,临证应注意赤带与经间期出血、经漏相鉴别。若带下五色夹杂、如脓似血、奇臭难闻,当警惕癌变,应结合必要的检査以明确诊断.
妊娠病的治疗,原则上以治病与安胎并举。安胎之法,以补肾培脾为主,补肾为固胎之本,若母体有病.则当先去病,孕期应用药物需注意,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温燥以及一切有毒药品,都应慎用或禁用。但在病情需要的情况下,不得已而用之则注意严格掌握剂量,*衰其大半而止”,以免伤胎。
产后病应分清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外感六淫或钛食房劳所伤等不同病因,特别注意*三审”,即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的盛衰;三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和饮食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同时还应了解产时情况,如分娩方式、出血多少,有无产伤及产后出汗多少,有无发热、恶寒、身痛、尿频、尿闭等临床症状,以提示必要的检查。产后病的治疗,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辨其虚实,随证随人治疗,用药注意行气无过耗散、消导必兼扶脾、寒证不宜过用温燥、热证不宜过用寒凉,灵活掌握。
凡不属经、带、胎、产疾病范畴,而又与女性生理病理特点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则属妇科杂病,包括癌瘕,不孕,脏躁,阴挺、阴痒,阴疮,阴吹等,其治疗需要考虚妇女的生理特点,故与内科杂病有一定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