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未病”的理论基础
“治未病”一词,在医书中虽首见于《内经》,但其学术渊源可追溯到春秋乃至周代的养生防病经验的同时,注意吸收古代哲学中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先进思想,初步奠定了“治未病”学说的理论基础。《内经》中“治未病”的含义主要有三:(1)摄生防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2)欲病防作。《素问?刺热篇》云:“[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章]刺之,名曰治未病”。(3)早期治疗。《[来]素问?八正神明论》曰:“上工救其萌芽”[自],《阴阳应象大论》云:“善治者治皮毛”[湖][1]等。嗣后,《难经》补《灵》、《素[南]》之未备,提出了治未病的另一重要涵义即[长],治未病的脏腑。《七十七难》云:“所谓[沙]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中]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医]病焉”。张仲景将《内经》、《难经》中的[康]“治未病”思想融合[2],并在临床实践[复]中予以发挥,使之作为仲景学说的精髓,贯[理]穿于《伤寒杂病论》中。
2“治未病”的优势
作为有着千年历史的传统预防医学的最基本[疗]的思想,治未病不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而[培]且不断得到弘扬并形成了三健身防病效果显[训]着。因时、因地、因人是治未病所遵循的基[学]本治疗原则之一。强调中医辨“因”与西医[习]辨“病”相结合。
辨“因”是指在开展瘟疫的预防工作时,结[网]合中医理论分析可能致病的因素,并针对病[文]因选用预防药物。如瘟疫流行一般从口鼻而[章]入,故在未病之前宜选用清热解毒避秽之中[来]药。辨“病”则是利用已经被研究证实了的[自]科学发现,如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媒介是鼠[湖]类、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是蚊子等,采取灭[南]鼠、灭蚊等防疫措施及时切断瘟疫的传播途[长]径,达到控制疫情发展的目的[3]。
在治疗上,治未病主张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沙]急则治“标”,在瘟疫的流行阶段,应采取[中]各种方法和措施防止相互传染;缓则治“本[医]”,强调做好日常的除害灭病与强身健体。[康]治未病这一经过上千年考验而形成预防疾病[复]的朴素思想已经成为人们防病治病的“灵丹[理]妙药”。
3“治未病”的特色
治未病的核心思想是“未病先防”,即对瘟[疗]疫应提前采取相应的中医中药措施,防止致[培]病因子在健康人群中传播,预防疾病的发生[训]。我国历代典籍中都有瘟疫的记载,并曾对[学]天花、鼠疫、百日咳、麻疹等传染病在世界[习]上首先做了详细的描述,一些隔离、消毒措[网]施和预防性的服药等有效的防疫方法不断得[文]到补充和完善,至今还在预防上进行运用。[章]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们在长期与自然做斗[来]争中逐渐适应了自然,但自然气候的异常变[自]化,或工作、生活环境受污染以及不洁的环[湖]境都可使人致病。
如气候反常,或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有其[南]气则更容易造成瘟疫的发生。如麻疹、百日[长]咳、流脑多流行于冬春季节;痢疾、乙脑则[沙]多流行于夏秋季节。传统中医学很早就对某[中]些瘟疫的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以及这些疾病[医]的原因、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等进行了深入[康]研究,认识到传染病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密切[复]相关,从而有了冬温、春温、暑温、湿温之[理]说。在传播途径上认识到呼吸道、消化道以[疗]及皮肤接触和蚊虫叮咬是疾病传播的常见途[培]径。如《疫痧草》记载:“家有疫痧(猩红[训]热)人,吸受病人之毒而发者为传染[1][学]。”
正是由于掌握了某些疫病的发病规律,因此[习]未病先防也就变得更加有的放矢。中医药预[网]防瘟疫的主要目的在于祛避邪气和提高机体[文]正气。常用的方法有口服汤液、片剂、丸剂[章]的药物预防,用药物制成烟雾剂或气雾剂进[来]行空气消毒和隔离预防等。研究证实,大多[自]黄芪、甘草等也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的效能[湖]。
《千金要方》中记载,辟温杀鬼丸、雄黄丸[南]既可燃烧,又可佩戴,还可吞服,具有避邪[长]毒、防时疫之功效;李时珍提出常食大蒜可[沙]预防疫痢、霍乱等病。《晋书》曰:“朝臣[中]家有时疫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疾,不得[医]入宫”,强调了隔离的重要性。
《本草纲目》等书中多处记载有空气消毒的[康]方法,“凡疫气流传,可于房内用苍术、艾[复]叶、白芷、丁香、硫磺等药焚烧以进行空气[理]消毒辟秽[2]。”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医学史上有关免[培]疫思想的萌芽与现代医学应用疫苗有着异曲[训]同工之处。
清初《痘疹定论》记载:公元11世纪宋真[学]宗时,有峨眉山人为丞相之子接种人痘预防[习]天花,这是我国人痘接种术的最早记载。到[网]16世纪下半叶,使用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文]已经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1],这些使未[章]病先防有了坚实的中医药基础。瘟疫的流行[来]不仅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而且也与内在环[自]境,即人体本身的正气、体质强弱和精神状[湖]态有关。
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在前人导引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基本动作,创造出了“五禽戏[2]”,用以健身防病,取得了显着效果。因此建议人们通过平时加强体育锻炼,保持精神情志乐观舒畅、注意饮食起居和劳逸结合来提高自身机体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