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中成药说明书的时候,你是否会一头雾水呢?往往我们只能看懂中成药说明书所写明的服用量和时间,可是其他的却一知半解。在这里,就来教大家几招,看看怎样可以轻松的看懂中成药的说明书吧。
看懂中成药说明书的方法
中成药属非处方药,自己就可以在药房购买[文],但是并非所有人都会用,因为无论是中成[章]药所治疗的疾病,还是中成药本身,都有寒[来]、热之别,在服用中成药之前,分清药物的[自]寒与热是最基本的。
可以从药物名称上下手,一般有“清热”、[湖]“清火”乃至有“清”这类词的药物,性质[南]都是偏凉偏寒的,比如“牛黄清火丸”、“[长]黄连上清丸”。而有“温”、“补”字样的[沙]一般都是偏温的,有滋补作用的药,比如“[中]补中益气丸”、“金匮肾气丸”。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最常用的“感冒清热冲[医]剂”,就是个起反了名字的药,这个药实际[康]上是温性的,治疗因为受寒引起的感冒,一[复]般症状是:浑身怕冷酸疼,没汗,鼻流清涕[理],而且嗓子不疼、不红肿,如果你按它的“[疗]清热”意思当凉性的药物吃,那就吃反了。[培]
辨别感冒属寒属热有个诀窍,感冒同时有嗓[训]子疼的,一般都是热性的,这个时候至少不[学]能吃“感冒清热冲剂”,而应该吃“双黄连[习]”、“银翘解毒丸”之类。
这就要说到如何看中成药说明书的问题上,[网]我们在看说明书的时候重点要看说明书上“[文]用于……引起的……”那一句话,而不是只[章]看它治疗的症状,因为同样的症状,但可以[来]是因为不同原因引起的,中药治疗的多是原[自]因,症状只会药物中兼顾到,这也是中医治[湖]本的宗旨所在。
“用于……”后边的话,往往确定了病性和[南]药性,比如:“用于中气不足引起的……”[长]就说明是补药,因为中气不足是因为气虚,[沙]这个药肯定是补气的。要是“用于肝郁气滞[中]引起的……”就是个疏肝药。虽然这两个药[医]物后边的症状可能都是胃疼,但引起胃疼的[康]原因不同,一个是因为中气不足,一个是因[复]为肝郁,前者是补的,后者是疏泄的,不能[理]吃反了,如果是气虚的人吃了疏肝的,可能[疗]会加重气虚,如果是肝郁的吃了补气的,会[培]增加郁滞。
除此之外,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服药的时间,[训]这有什么要求呢?
服药的时间原则
空腹(清晨)。驱肠虫药如驱蛔灵、槟榔等[学],可使药物迅速入肠保持高浓度而且直接作[习]用于虫体;盐类泻药,如硫酸镁等,可使药[网]物迅速入肠发挥作用。
饭前(食前30分钟)。收敛止泻药;有壁[文]保护药、吸着药均应在饭前服;利胆药如硫[章]酸镁、胆酸钠等,使药物通过胃时不致过分[来]稀释而保证疗效;以消化系统刺激不大的肠[自]道抗感染药宜在饭前服。
饭时(饭前饭后片刻)。助消化药如胃蛋白[湖]酶合剂应在饭是服用,使药物及时发挥作用[南];有些对胃肠刺激特别强的药物(硫酸低铁[长]、左旋多巴芬)在饭时服。
饭后(食后15-30分钟)。绝大多数药[沙]物可在饭后服。特别是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中]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碘化钾、洋地黄、黄[医]连素等。
通过以上的介绍,你是否学会了看中成药的[康]说明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