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剂是理、法、方、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辩证方法基础上选药配伍组成的,所以,首先要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才能准确而缜密的遣药用方。
从祖国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治法是在积累了相当医疗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后于方药的一种理论。但是当治法已由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之后,就成为指导遣药组方和运用成方的指导原则。例如一个感冒病人,经过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确定为外感风寒表实证时,根据表证当用汗法,寒者热之的原则,决定用辛温解表法治疗,并且按法选用相应的有效成方,或自行选药组成辛温解表剂,如法煎服,便能汗出表解,邪去人安。否则,治法与辩证不符,组方与治法脱节,必然治疗无效,甚至反使病情恶化。,由此可见,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所以我们常说“方以药成”,却又首先是“方从法出,法随证之”,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为用,密不可分的。
(二)方剂的组成原则
方剂的组成不是单纯药物的堆积,而是有一[文]定的原则和规律。古人用“君、臣、佐、使[章]”四个部分加以概括,用以说明药物配伍的[来]主从关系。一个疗效确实的方剂,必须是针[自]对性强,组方严谨、方义明确、重点突出、[湖]少而精悍。现将“君、臣、佐、使”的含义[南]分述如下:
1.君药是针对病因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长]的药物,一般效力较强,药量较大。
2.臣药是指方中能够协助和加强主药作用[沙]的药物。
3.佐药是指方中另一种性质的辅药。它又[中]分:
(1)正佐:协助主药治疗兼证。
(2)反佐:对主药起抑制作用,减轻或消[医]除主药的副作用。
4.使药有两种意义
(1)引经药,既能引方中诸药至病所的药[康]物。
(2)调和药,既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复]药物。
例如一病人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头痛、脉[理]浮紧。其辩证是风寒表实证。择用麻黄汤治[疗]疗,方中之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以除其[培]病因(风寒)而治主证为主药;桂枝,辛甘[训]温,温经解肌,协助麻黄增强发汗解表之功[学],为辅药;杏仁,甘苦温,助麻黄宣肺平喘[习],以治咳喘之兼证为佐药;甘草,甘温,调[网]和诸药为使药。
简单的方剂,除了主药外,其它成分不一定[文]都具备。如芍药甘草汤,只有主、辅药;左[章]金丸,只有主药黄连和佐药吴茱萸;独参汤[来],只有主药人参,复杂的方剂主药可有两味[自]或两味以上,辅、佐、使药也可有两味或多[湖]味。
(三)方剂的运用(变化)
方剂的组成既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有极大的[南]灵活性。
1.药味加减的变化
是在主证未变的情况下,随着兼证的变化,[长]加入或易去某些药物,使之更合乎治疗的需[沙]要,也叫“随证加减”。例如麻黄汤主治风[中]寒表实证,假如外感风寒所伤在肺,症见鼻[医]塞声重,咳嗽痰多,胸闷气短,苔白脉浮者[康],当以宣肺散寒为主,在麻黄汤中易去炙甘[复]草,加上生姜组成三拗汤,使肺气宣畅,自[理]然诸证皆除。
2.药量加减变化
这种变化是指组成之方剂的药物不变,但药[疗]量有了改变,因而改变了该方功用和主治证[培]的主要方面。例如,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训]二方都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组成,但[学]前方中姜、附用量较小,主治阴盛阳微而致[习]四肢厥逆。恶寒卷卧,下利脉微细的证候,[网]有回阳救逆的功用。后方中姜、附用量较大[文],主治阴盛格阳于外而致四肢厥逆,身反不[章]恶寒,下利清谷,脉微欲绝之证候,有回阳[来]逐阴、通脉救逆的功用。
3.剂型更换的变化
中药制剂种类较多,各有特点。同一方剂,[自]由于剂型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相同,例如[湖],理中丸由干姜、白术、人参、甘草等量组[南]成丸剂,治中焦虚寒、自下利、呕吐腹痛、[长]舌淡苔白,脉沉迟之证。若治上焦阳虚而致[沙]胸痹,证见心中痞闷、胸满、胁下有气上逆[中]抢心、四肢不温、脉沉细等,即用上四味药[医]煎成汤剂分三次服(即人参汤)。这是根据[康]病位有中上之别,病势有轻重之异,所以一[复]取丸剂缓治,一取汤剂急治,临床上经常将[理]汤剂改成丸、散、膏剂,或将丸、散方药改[疗]为汤剂,主要是取缓急不同之意。
(四)常用剂型(制剂)
剂型是根据临床使用中草药治疗各种疾病的[培]需要,将药物制成一定大小或不同形的制剂[训],中草药剂型很多,并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学]断发展,中草药的剂型日益增多,传统的剂[习]型在质量上、工艺上也有很多改革,现将常[网]用剂型介绍如下:
1.汤剂把药物配齐后,用水或黄酒,或水[文]酒各半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时间,然后去渣[章]取汁,称为汤剂,一般作内服用,如麻黄汤[来]、归脾汤等。汤剂优点是吸收快,疗效快,[自]而且便于加减使用,能较全面地照顾到每一[湖]个病人或各种病证的特殊性,是中医临床最[南]广泛使用的一种剂型。
2.散剂是将药物研碎,成为均匀混合的干[长]燥粉末,有内服与外用两种。内服散剂末细[沙]量少者,可直接冲服,如七厘散;亦有粗末[中],临用时加水煮沸取汁服的,如香苏散。外[医]用散剂一般作外敷、掺散疮面,或患病部位[康],如生肌散、金黄散;亦有作点眼、吹喉外[复]用的,如冰硼散。散剂有制作简便,便于服[理]用携带,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不易变质等[疗]优点。
3.丸剂是将药物研成细末,以蜜、水或米[培]糊、面糊、酒、醋、药汁等作为赋型剂制成[训]的圆形固体剂型。丸剂吸收缓慢,药力持久[学],而且体积小,服用、携带、贮存都比较方[习]便,也是一种常用的剂型。一般适用于慢性[网]、虚弱性疾病,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等;[文]亦有用于急症,如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等[章]。临床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来]缩丸等数种。
4.片剂将中药加工或提练后与辅料混合,[自]压制成圆片状剂型。片剂用量准确,体积小[湖]。味很苦的,具恶臭的药物经压片后再包糖[南]衣,使之易于吞服;如需在肠道中起作用或[长]遇胃酸易被破坏的药物,则可包肠溶片,使[沙]之在肠道中崩解。片剂应用较广,如银翘解[中]毒片、桑菊感冒片等。
5.冲剂是将中药提练成稠膏,加入部分药[医]粉或糖粉制成颗粒散剂干燥而成。用开水冲[康]服,甚为方便。由于含糖较多,小儿易于接[复]受。
6.膏剂将药物煎煮取汁浓缩成半固体叫膏[理]剂。有内服及外用两种,内服的如雪梨膏等[疗];外用的如风湿膏、狗皮膏药等。
7.丹剂一般是指含有汞,硫磺等矿物,经[培]过加热升华提练而成的一种化合制剂。具有[训]剂量小、作用大、含矿物质之特点。此剂多[学]外用,如红升丹、白降丹等。此外,习惯上[习]把某些较贵重的药品或有特殊功效的药物剂[网]型叫作丹,如至宝丹、紫雪丹等。所以,丹[文]剂并非是一种固定的剂型。
8.针剂是根据中草药有效成分不同,用不[章]同方法提取、精制配成灭菌溶液供皮下、穴[来]位、肌肉、静脉等注射用的一种剂型。具有[自]作用迅速等优点。故对急症或口服药有困难[湖]患者尤为适宜。针剂是今后需大力研制的一[南]种剂型,以适应中医急症之需要。
9.酒剂俗称药酒。是将药物浸泡入酒中,[长]经过一时间后,去渣取汁供内服或外用。
(五)煎服法
中药煎服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其疗效,因此[沙],必须了解中药的煎服方法。
1.煎药方法
(1)煎药器具;以砂锅、搪瓷皿为好,忌[中]用铁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2)煎药用水量;根据药物体积而定,一[医]般以水浸过药面为度。
(3)注意事项
①煎药之前,将药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使[康]药物充分湿润,以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②一般药物均可同煎。煮沸后即改为文火。[复]再煎15-20分钟。煎药时防止药汁外溢[理]及过快熬干。煎药时不宜频频打开锅盖,以[疗]尽量减少易挥发成分的丢失。如为味厚的滋[培]补药品,如熟地、首乌等,煎煮时间宜稍长[训],使有效成分更多地被煎出;清热、解表、[学]芳香类药物煎时宜稍短。以免有效成分损失[习]或药性改变。
③有些药物煎法特殊(处方必须注明),现[网]介绍如下:
先煎:贝壳类、矿石类药物,因质坚而难煎[文]出味,应打碎先煎,煮沸10-20分钟后[章],再下其它药。如龟板、鳖甲、代赭石、石[来]决明、生牡蛎、生龙骨、生石膏等;芦根、[自]茅根、夏枯草、竹茹等,宜先煎取汁,用其[湖]汁代水煎其它药。
后下:气味芳香的药,借其挥发油取效的,[南]宜在一般药物即将煎好时下,煎四、五分钟[长]即可,以防其有效成分走散。如薄荷、砂仁[沙]等。
包煎:为防止煎后药混浊或减少对消化道、[中]咽喉的不良刺激,要用薄布将药包好,再放[医]入内煎煮。如赤石脂、滑石、旋复花等。
另炖或另煎;某些贵重药,以保存其有效成[康]分,可另炖或另煎。如人参(隔水炖3小时[复]);羚羊角、犀角切成薄片另煎2小时取汁[理]服,或水磨汁或成细末调服。
溶化(烊化):胶质、粘性大的药物,如阿[疗]胶、鹿角胶、蜂蜜、饴糖等,应先单独加温[培]溶化,再加入去渣之药液中微煮或趁热拌搅[训],使之溶化,以免同煎时粘锅煮焦,影响药[学]效。
冲服:散剂、丹剂、小丸、自然药汁、芳香[习]或贵重药物,以冲服为宜。如牛黄、麝香、[网]沉香末、肉桂末、田三七、紫雪丹、六神丸[文]等。
2.服药方法
(1)服药次数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两[章]次取汁,分2-3次服。病情重或老年、儿[来]童酌情增减。
(2)服药时间饮前约1小时服为宜;对胃[自]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滋补药宜空腹服[湖];安神药宜睡前服;急病不拘时间服;慢性[南]病应定时服。
(3)服药温度以温服为宜。但热证者可冷服;寒证者可热服;发汗药宜趁热顿服,服后加盖衣被,以利发汗;服药易吐者,可先服姜汁,再服药。不能口服者,可鼻饲或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