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 Bào Mǎ Zǐ
【别名】荷花丁香、白丁香
【来源】木犀科丁香属植物暴马丁香Syr[文]inga reticulata (Blume) Hara var. mandshurica (Maxim.) Hara ,以树干及枝条入药。全年可采,以10月[章]至翌年3月采伐为好,截成小段,鲜用或晒[来]干。
【性味】苦,微寒。
【功能主治】清肺祛痰,止咳平喘。用于咳[自]嗽,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用法用量】 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暴马子 《*辞典》
【出处】《吉林中草药》
【拼音名】 Bào Mǎ Zǐ
【别名】白丁香(《吉林中草药》),棒棒[湖]木(《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荷花丁香[南](《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暴马丁香的树皮、树[长]干及茎枝。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6~8米。树皮灰[沙]褐色,有横纹。小枝灰褐色,有明显的椭圆[中]形皮孔。芽小,卵圆形,紫褐色,先端疏被[医]白纤毛。叶对生,卵圆形,先端突尖、渐尖[康]或钝,基部通常广楔形,全缘,有光泽。圆[复]锥花序顶生;花小,白色;萼钟状,4裂,[理]宿存;花冠漏斗状,不比萼长或微长;裂片[疗]4;雄蕊2,伸出花冠外,约为花冠2倍长[培];子房2室。蒴果长圆形,开裂象小鸭嘴。[训]种子长圆形,周围有纸质的翅。花期6~8[学]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于林缘、河岸及混交林下。[习]分布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陕西、甘[网]肃、宁夏等地。
【化学成份】树皮含挥发油、甾醇、三萜成[文]分及酚性成分。
【药理作用】
①祛痰作用
小鼠或家兔灌服或腹腔注射全皮水煎液都有[章]显着的祛痰作用(酚红法),作用强度和同[来]剂量桔梗相当,切断迷走神经后,作用不受[自]影响,直接从气管内给予小量药物亦可发生[湖]作用,因此可能系直接刺激呼吸道而发生作[南]用。对于气管纤毛上皮运动则反有抑制。祛[长]痰的有效成分是酸酚及黄酮类物质。
②平喘作用
豚鼠口服全皮水煎液有非常明显的平喘作用[沙](组织胺喷雾引喘法)。平喘的有效成分是[中]萜类。小鼠灌服接近中毒量的全皮水煎液仍[医]无止咳作用(氨水喷雾法)。树皮的乙醇提[康]取物的中性部分有止咳作用。
③对大鼠实验性慢性气管炎的作用
灌服浸膏20克/公斤,共20天。并无止[复]咳作用,但能减轻Ⅲ级以下支气管上皮细胞[理]的肥大增生垢骷吨鼙聪赴考跎[疗]伲芟偬宸蚀笤錾跚嵋约跋倥荨⒌脊苷[培]骋夯考跎伲月匝字⑾赴蠛土[训]馨妥橹錾廾飨宰饔谩?
④其他
全皮及内皮水煎液对肺炎双球菌和流感杆菌[学]有中度抑菌作用,全枝水煎液对此只有轻度[习]抑制。木心水煎液则无作用。全皮水煎液对[网]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机能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均[文]无影响。
【毒性】小鼠灌服或腹腔注射全皮水煎液的[章]半数致死量分别为大于100克/公斤及1[来]0.18克/公斤。豚鼠灌胃20克/公斤[自]/日(相当于成人量20~40倍)连续2[湖]0天,除体重增长受到明显抑制外,心电图[南]、肝功能、尿蛋白及内脏病理切片检查均无[长]明显改变。全皮水煎液对胃有刺激性,乙醇[沙]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则无刺激。
【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微寒。"
【功能主治】《吉林中草药》:"消炎,镇咳。利水。治痰鸣喘嗽,心脏性浮[中]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医]
【附方】
①治痰喘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暴[康]马子一寸长,切条,水煎频饮。(《吉林中[复]草药》)
②治心脏性浮肿:暴马子一两,切碎,水煎[理],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 实验表明,暴马子各部分以内皮作用最强,全皮次之,木心最差。故临床多采用其嫩皮,剂型有冲剂、粉剂、糖浆、丸剂,及暴马子皮提出物等。除单方制剂外,尚有复方制剂,但两者疗效相近。对单纯型慢性气管炎的疗效皆高于喘息型;祛痰和止咳的疗效皆高于平喘的疗效。暴马子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