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学中医从哪里入门 / 正文

拔罐疗法的发展历史(拔罐疗法的发展历史简述)

先秦时期

拔罐疗法,古代典籍中亦称之为角法。这是因为我国远古时代医家,是应用动物的角作为吸拔工具的。在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有关于角法治病的记述:“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顷,而张角”。其中“以小角角之”,即指用小兽角吸拔。据医史文献方面的专家考证,《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医书,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这就表明我国医家至少在公元前六~二世纪,已经采用拔罐这一治疗方法。

晋唐时期

东晋人葛洪,在其所撰的《肘后备急方》中[文]。提到用角法治疗脱肿;所用的角为牛角。[章]鉴于当时此法盛行,应用不当易造成事故。[来]所以葛洪特别告诫要慎重地选择适应症候,[自]书中强调:“痈疽、瘤、石痈、结筋、瘰疬[湖]、皆不可就针角。针角者,少有不及祸者也[南]”(《肘后备急方·卷中》)。这显然是有[长]道理,即使以今天的目光来看,所列的多数[沙]病症,也确实不是拔罐的适应症。

到了隋唐时期,拔罐的工具有了突破性的改[中]进,开始用经过削制加工的竹罐来代替兽角[医]。竹罐取材广泛,价廉易得,大大有助于这[康]一疗法的变及和推广;同时竹罐质地轻巧,[复]吸拔力强,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的[理]效果。在隋唐的医籍中,记载这方面内容较[疗]多的是王焘的《外台秘要》。如《外台秘要[培]·卷四十》中就有关于用竹罐吸拔的详细描[训]述:“遂依角法,以意用竹做作小角,留一[学]节长三、四寸,孔经四、五分。若指上,可[习]取细竹作之。才冷搭得螯处,指用大角角之[网],气漏不嗍,故角不厌大,大即朔急差。速[文]作五、四枚,铛内熟煮,取之角螫处,冷即[章]换。”指出应据不同的部位,取用不同大小[来]的竹罐。而当时所用的吸拔方法,即为当今[自]还在沿用的煮罐法,或称煮拔筒法。值得指[湖]出的是,《外台秘要》对这一方法在多处加[南]以具体的介绍,在第十三卷中提到,先在拔[长]罐的部位上,“以墨点上记之。取三指大青[沙]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中]剑。煮此筒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医]”。吸拔工具和吸拔方法和改进,对后世产[康]生了重要的影响。

宋金元时期

如果说,在隋唐时代还是兽角和竹罐交替使[复]用的话,那么,到了宋金元时代,则竹罐已[理]完全代替了兽角。拔罐疗法的名称,亦由“[疗]吸筒法”替换了“角法”。在操作上,则进[培]一步由单纯用水煮的煮拔筒法发展为药筒法[训]。亦即先将竹罐在按一定处方配制的药物中[学]煮过备用,需要时,再将此罐置于沸水中煮[习]后,乘热拔在穴位上,以发挥吸拔和药物外[网]治的双重作用。元代医家萨谦斋所撰的《瑞[文]竹堂经验方》中曾明确地加以记述:“吸筒[章],以慈竹为之削去青。五倍子(多用),白[来]矾(少用些子),二味和筒煮了收起。用时[自],再于沸汤煮令热,以筋箕(箝)筒,乘热[湖]安于患处。”

相关文章

@长沙湖湘杏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04542号-2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技能证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