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突出,孕育了丰富的药材资源。据普查结果显示,全省有中药材4294种,其中纯植物药约1200种,是全国四大中药材种植基地之一,号称“天然药库”。
但是,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全省163家药品生产企业中有150多家属中成药生产企业,而这150多家中成药生产企业所需的中药材,省内中药材种植基地供给量不足10%。
原因何在?12月1日,记者采访了省食品[文]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据介绍,目前[章]省内确定20多个中药材示范基地,但只有[来]少数真正按中药材GAP的种植要求进行生[自]产,大多数都存在盲目扩大种植范围和增加[湖]种植品种,有的一个基地种植品种多达10[南]种以上,既无特色品种,种植出来的药材质[长]量也无法保证。
所谓中药材GAP即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沙]范。GAP认证的通过,将从源头上对中药[中]材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有利于[医]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促进中药材种植([康]养殖)的规模化、规范化和产业化发展。
当前我省中药材的合格率并不容乐观。据介[复]绍,从1999年至2003年的5年中,[理]我省共累计抽检中药材1818批(次),[疗]平均不合格率达15.4%,这严重影响了[培]我省中药材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导致中药材出现严重质量问[训]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引种不当,盲目扩大种植范围,致使药材达[习]不到基本要求;二是种植品种未能准确鉴定[网]、优选,种源混杂,良莠不齐,降低了药材[文]质量;三是管理粗放,滥施化肥、农药;四[章]是采收及产地加工不规范,使药材有效成分[来]含量降低。
“盲目扩大种植面积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力、[自]物力和财力浪费,而且还造成了资源浪费。[湖]”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南]要实现中成药工业化生产,这种现状将导致[长]某些种类的中药材不能满足中成药生产加工[沙]企业的需求,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中药材种植基地关键要注意哪些事项?这位[中]负责人介绍道:首先要科学、合理、正确地[医]选择种植基地;其次要因地制宜找准特色品[康]种;最后要结合市场需求量理性确定基地建[复]设规模,不能盲目扩大。基地建设当前最好[理]可采取“中成药生产企业+基地+农户”的[疗]模式进行,这样把种植、加工、生产三者的[培]利益捆绑起来,既保证了中药材的质量,销[训]路上有保障,药农承担的风险又小。
“监督管理部门在做好监管的同时,还要积[学]极主动为企业牵线搭桥,搞好帮扶和指导工[习]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要在提[网]高中药材的质量上下功夫,因为中药材的质[文]量直接影响到市场销路,市场需求又直接关[章]系到药农的经济效益。所以,规范中药材种[来]植基地,确保地道的、高质量的中成药上市[自],才能为生产厂家和药农创造经济效益,才[湖]能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9月22日至2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南]理局认证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率国家中药材[长]GAP认证专家组一行,对黔东南自治州信[沙]邦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位于雷山县方祥乡的太[中]子参种植基地和位于施秉县山口村的何首乌[医]种植基地进行GAP现场认证。通过现场采[康]挖及产量测定,并对该公司的加工、质检、[复]储运、档案管理等情况进行详细认证审查后[理],最后专家组宣布:贵州黔东南自治州信邦[疗]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的何首乌种植基地和太子[培]参种植基地,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训]组织的GAP现场认证。
“这不仅是我省首家通过GAP认证的中药[学]材种植基地,也是我省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习]的一个先进典型。”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有关负责人说:“目前该公司生产的太子参[文],江中制药集团每年订货500吨,而现在[章]该基地的生产能力每年才300吨,根本就[来]不愁销路。”据介绍,江中制药集团还准备[自]把太子参种植基地建成为他们生产的“第一[湖]车间”,成立“贵州江中太子参药材种植基[南]地”。何首乌种植基地也正与上海某制药集[长]团签约,以每公斤20元的单价负责收购出[沙]口。
“解决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的质量问[中]题,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必须从中药材[医]种植这个源头抓起。而监督实施中药材GA[康]P,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省[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