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学经络穴位知识 / 正文

正脊调曲法操作有规范(正骨整脊)

□ 韦以宗 王之虹 刘明军

中医整脊科,是运用中医思维研究人体脊柱[文]系统功能解剖、运动力学,以手法为主的中[章]医疗法调整气血、筋骨,使气血协调并改善[来]脊柱力学平衡以防治脊柱劳损伤病的学科。[自]其以理筋、调曲、练功为三大治疗原则,以[湖]整脊手法、针灸、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练为四[南]大疗法。

正脊骨法和牵引法是中医传统治疗颈腰痛临[长]床常用方法,由于缺乏规范化研究,据检索[沙]1986~2001年国内外文献,因操作[中]不当引起的医疗意外155例,其中死亡2[医]例,瘫痪或不全瘫痪80例。因此,笔者进[康]行了传统正脊骨法和牵引法操作规范的标准[复]化研究。

正脊骨法需配合牵引调曲法,方能解决力线[理]问题。中医整脊科的椎曲论,强调恢复椎曲[疗]。为此“四维牵引调曲法”是我国整脊医学[培]的一大创新。经5年临床实践,该疗法规范[训]化操作取得成效。

正脊骨法操作规范要点

正脊骨法传统称“正骨法”,包括四肢骨关[学]节的创伤复位。而中医整脊科主要是复位脊[习]柱的骨关节错位,因此定名为“正脊骨法”[网],临床常用的有“按脊松枢法”、“寰枢端[文]转法”、“牵颈折顶法”、“颈椎旋提法”[章]、“提胸过伸法”、“胸腰旋转法”、“腰[来]椎旋转法”、“腰骶侧扳法”、“过伸压盆[自]法”、“手牵顶盆法”10法。

操作规范要求明确诊断,要看X线片清楚骨[湖]关节关系,排除正脊调曲法的禁忌症如先天[南]性骨结构畸形和骨质疏松、骨结核、骨髓炎[长]、骨肿瘤。此外,孕妇和全身性慢性重症患[沙]者如心脏病、严重的高血压、支气管哮喘也[中]属禁忌症。

在操作规范中还应明确各方法的注意事项。[医]如“按脊松枢法”对腰椎滑脱患者不宜在腰[康]椎按压;“寰枢端转法”患者头颅旋转不宜[复]超过10°;“60岁以上患者和16岁以[理]下儿童不宜应用“颈椎旋提法”。

操作规范明确10个正脊骨法的适应证:“[疗]按脊松枢法”适于需理筋、调曲的各种脊柱[培]伤病;“寰枢端转法”适于寰枢关节错位;[训]“牵颈折顶法”适于颈椎曲度变浅、消失、[学]反弓的颈椎病;“颈椎旋提法”适于颈椎棘[习]突偏歪、颈曲存在的各类颈椎病;“提胸过[网]伸法”适于合并胸椎侧凸的各类颈椎病、胸[文]椎侧弯症、脊椎骨骺软骨病等;“胸腰旋转[章]法”适于胸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滑脱症、[来]脊柱侧弯症;“腰椎旋转法”适用于腰椎后[自]关节错缝、腰椎管狭窄症;“腰骶侧扳法”[湖]适用于腰椎后关节错缝症、腰骶后关节病、[南]骶髂关节错缝症;“过伸压盆法”和“手牵[长]顶盆法”适用于骶髂关节错缝症、骨盆倾斜[沙]者。

牵引调曲法操作规范要点

牵引调曲法是为了恢复、改善脊椎的生理曲[中]度和中轴垂线。规范强调在正脊骨法后需调[医]曲配合牵引,以达到改善脊柱整体的对位、[康]对线、对轴。

临床上常用的牵引调曲法有“颈椎布兜牵引[复]法”、“仰卧骨盆牵引法”、“一维调曲法[理]”、“二维调曲法”、“三维调曲法”、“[疗]四维调曲法”6法。

经过运动力学和生物力学研究,证明卧位颈[培]椎布兜牵引疗效高于坐位,且安全可靠。因[训]此操作规范中牵引以仰卧位为主。重量在4[学].5~6.5公斤左右。

临床实践和生物力学研究证明,在骨盆牵引[习]下施行旋转手法效果不明显,且易出现并发[网]症,要慎用。对“四维牵引调曲法”,根据[文]近4万多病例的效果,明确了牵引的适应证[章]和操作规范。

正脊调曲法的操作规范,统一规范了中医整脊科对常见病的诊疗,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杜绝医疗意外。

相关文章

@长沙湖湘杏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04542号-2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技能证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