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医院放射科主任张东友教授提出“针灸影像学”这个概念。
2005年,总医院中西医结合康复理疗科主任许建阳教授在《上海针灸杂志》上发表“针灸影像学针灸作用机理及其穴位配伍研究的新学科”论文,提出了针灸影像学的概念和分类,但仅局限于科研领域。正规针灸埋线培训.辽宁中医针灸短期培训咨询申申老师吧.加手机号的微信送学习资料.送视频学习.五年中医考证培训从业经验.
随着近20年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及普及,针灸专家在针刺穴位特异性的脑中枢表现,针刺信息的脑区、神经网络,及针感与脑功能、经穴与脏腑涉及的脑变化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
2000年,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许建生提出并初步证实了“针刺产生边缘系统负激活效应假说”,通过研究发现,针刺刺激引起大脑广泛区域的脑功能变化,特别是脑边缘叶结构的BOLD负激活信号,而且这种负激活为主导的响应模式在经历得气感的被试中为显著。随后,脑功能成像研究重点聚焦于不同穴位脑效应、针灸手法、治疗疗效相关脑机制等,且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2010年,我们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学专委会的支持下,成立了针灸脑影像研究协作组;2014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医学影像专委会。从此,影像学与针灸结合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日益拓展。151574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