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多见于1~3岁小儿,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后易感染该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中医学称之为“口疮”。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若溃疡面积较大,弥漫全口,全身症状较重者,称“口糜”;口疮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致患儿身体瘦弱,称“口疳”。
病因病机
风热乘脾:外感风热之邪,由肌表侵入,内[文]应于脾胃。脾开窍于口,齿龈属胃,风热邪[章]毒上攻,故口舌生疮。
心脾积热:婴儿胎中有热,或调护失宜、喂[来]养不当,食肥甘厚腻、煎烤之品,蕴而生热[自],邪热内积心脾,外发为口疮。
虚火上炎:禀赋虚弱,气阴两虚,或久患热[湖]病,或久泻不止,脾肾虚损,阴液亏耗,以[南]致水不制火,虚火上炎而成口疮。
1.针灸法
可选廉泉、颊车、合谷、曲池、通里、神门[长]、少冲、足三里等穴,每次选2~3穴,交[沙]替使用。面部穴位直刺或斜刺0.3~0.[中]5寸,少冲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其余[医]穴位直刺0.5~1寸,中等强度刺激,留[康]针5~10分钟,以调整阴阳、协调气血、[复]疏通经脉、泻火宁神,口疮自愈。
2.外治法
金果榄、黄连各1克,人中白、枯矾、硼砂[理]各1.5克,青黛2.5克,朱砂0.5克[疗],冰片0.6克。共研极细末,治疗口腔溃[培]疡,每日5~6次,外吹患处。
3.穴位注射法
方法一:取牵正、曲池、手三里等穴,每次[训]取2~3穴,交替使用,每次每穴注射维生[学]素B0.5毫升,以调整阴阳、疏通气血、[习]愈合溃疡。
方法二:干扰素一支加2毫升利多卡因注射液,取足三里或三阴交穴位为进针点,刺入皮下后缓慢推药,以患儿感觉局部酸麻胀感为好,持续一分钟左右,拔针后压迫一分钟。以7天为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