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针灸甲乙经》:“大惊乳痛,梁丘主之。”
[别名]鹤顶,跨骨。
[穴名解]高起处为“丘”,穴当膝上,犹[文]如山梁之上,故名。
[位置]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章]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图8[来]-12-15)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股直肌腱与股外[自]侧肌之间→股中间肌腱的外侧。浅层布有股[湖]神经前皮支及股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旋渺卜[南]侧动、静脉的降支,股神经的肌支。
[取法]仰卧,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长]线上,在膝髌上外缘上2寸凹陷处。
[简易取法]下肢用力蹬直时,髌骨外上缘[沙]上方可见一凹陷,此凹陷正中处是穴。(图[中]8-12-16)
[功用]舒经活络,消肿定痛。
[主治]胃痛,膝肿,下肢不遂,乳痈。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医]
[配穴举例]配曲泉、阳关,主治筋挛,膝[康]关节不得屈伸;配犊鼻、阳陵泉、膝阳关,[复]主治膝痛。
[附注]“郄”穴。
[现代研究]本穴常用于胃肠病急性腹痛的治疗。有报道针刺本穴可调整胃电图,使之趋于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