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针灸甲乙经》:‘腰痛骶寒,……不得小便,秩边主之。”
[穴名解]“秩”指序,排列,“边”指旁、远之意。该经背部诸穴依次排列,正当最下边,故名。
[位置]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文]旁开3寸。(图8-14-12)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臀中肌[章]→臀小肌。浅层布有臀下皮神经和臀中皮神[来]经。深层布有臀上、下动静脉和臀上、下神[自]经。
[取法]胞肓之下,在骶管裂孔旁开3寸,[湖]俯卧取穴。
[简易取法]侧卧位,脊椎最下端有一高骨[南]即是尾骨,由此向上可以摸到黄豆大小的圆[长]骨即骶骨,左右各1个,两者下缘连线之中[沙]点处有一凹陷,即是腰俞穴。由腰俞穴水平[中]旁开4横指处是穴。
[功用]疏经活络,强健腰膝。
[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二便不利。
[刺灸法]直刺1.5—3寸;可灸。
[配穴举例]配阳陵泉、委中,主治下肢痿[医]痹。
[现代研究]单用本穴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