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针灸甲乙经》:“步廊,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阴脉气所发,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壮。”
[别名]步郎。
[穴名解]步,指步行;廊,指庭堂两侧之[文]走廊。足少阴经由腹上行胸部,穴在中庭两[章]旁故名步廊。
[位置]在胸部,当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来]旁开2寸。(图8—11—8)
步廊穴位位置图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浅层布[自]有第5肋间神经的前皮支,胸廓内动、静脉[湖]的穿支。深层有胸内、外侧神经的分支。
[取法]仰卧,于胸骨中线与锁骨中线之间[南]的中点,当第5肋间隙中取穴。
[简易取法]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长]寸。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2—0.4寸;[沙]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中]。
[功用]止咳平喘,补肾纳气。
[主治]胸胁满痛,咳嗽,气喘,鼻塞不通[医],呕吐,乳痈,不得举臂等。
[配穴举例]配肺俞,主治咳喘,气喘;配[康]心俞、内关,主治心悸,怔忡,胸痛;
[现代研究]常用于治疗胸膜炎,肋间神经痛,鼻炎,嗅觉减退,胃炎,呕吐,食欲不振,支气管炎,腹直肌痉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