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学中医从哪里入门 / 正文

中药现代化的研究现状与模式(中药现代化的研究现状与模式有哪些)

中药现代化的实质是中药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结合,与现代学术思想的结合,与现代科学文化的结合,并借鉴国际上认可的标准和规范,让中药更符合现代人的需要,研究开发出安全、稳定、可控的中药。中药及复方发挥疗效具有整体性、多靶点和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特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是诠释中药作用奥秘的关键,也是中药现代化的核心。

一、中药药效物质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中药药效物质是指中药及复方中发挥药理作[文]用的化学成分体系,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章]与核心。由于中药作用的整体性、中药成分[来]和作用机制的复杂性,如何寻找适合于中药[自]复杂体系中的药效物质,如何阐明药效物质[湖]基础及作用本质,是限制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南]“瓶颈”。

1.中药多成分论研究模式的优势

多成分论是指除蛋白质、大分子鞣质、树脂[长]、重金属离子、草酸等小分子外都是药效物[沙]质,符合中药作用多成分、多靶点、多渠道[中]的特殊性。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是中药[医]质量控制和新药研发的关键,单一高选择性[康]靶体筛选难以解决中药复方活性成分筛选的[复]问题,基于整体观的多成分论分析方法为解[理]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切入点。多[疗]成分论的优点是不必弄清所有药效物质,避[培]免了复杂繁重的提纯、分离的程序;不必弄[训]清各种药效物质的配伍,即药效物质之间的[学]比例;用中成药指纹图谱做为质控的手段,[习]可基本保证药品的质量。中药指纹图谱作为[网]中药的一种新型的生产质量标准,可以确保[文]药品的一致性、疗效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中[章]药指纹图谱系指中药原料药材、饮片、半成[来]品、成品等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自]手段,得到的能够表示其特性的共有峰的图[湖]谱。中药指纹图谱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南]化学(不包括生物学)鉴定手段,可以鉴别[长]真伪、评价原料药材、半成品和成品质量的[沙]均一性和稳定性,其基本特点是整体性和模[中]糊性。多学科交叉拓展了中药研究的技术手[医]段,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对中药活性成分筛[康]选、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以及中药质量控制[复]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缩短了分析时[理]间和工作量。

2.中药多成分论研究模式的困惑

中药多成分论研究模式在阐明中药的量化、[疗]精确化、质量控制问题存在不足,是中药走[培]向现代化的主要“瓶颈”之一。目前,中药[训]指纹图谱是中药多成分论研究模式的主要手[学]段之一,随着对中药的不断深入研究,产生[习]了众多的困惑。

困惑之一,中药指纹图谱的全面提取方法有[网]可能偏离了原有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配伍比[文]例,因为需要通过多种溶剂、多道工序的全[章]面提取原中药的药效物质,而每种溶剂对不[来]同药效组分的提取效率差别很大,经这种多[自]次、不同溶剂提取并浓缩后,药效物质之间[湖]的比例有可能不完全等同于原复方中的配伍[南]比例,而且同样复方采取不同溶剂与工序制[长]备出来的中成药的药效物质比例也可能不同[沙]

困惑之二,中药指纹图谱全面提取的整体性[中]和模糊性,尚无法知道药效物质的具体化合[医]物,或只知道几个主要成分而其之间的比例[康]无法检测,这给彻底解决中药作用慢的问题[复]以及新剂型的设计带来困难。

困惑之三,中药指纹图谱作为中成药最后的[理]质控指标也有不足之处,其一,可能出现不[疗]同批号的产品由于中药原材料差异、制备工[培]艺中任何细小操作的变化、色谱柱本身在实[训]验过程的变化导致指纹图谱的差异;其二,[学]中药复方中含有大量的化合物,即使含有极[习]微量的有害物质,由于大面积峰值的覆盖可[网]能不会引起指纹图谱的明显变化,导致有害[文]物质的漏检。

多成分论支持中药现代化的“复杂—复杂”[章]思路,即用各种手段,从中药材中全面提取[来]所有成分,除去无效成分,保留药效物质,[自]发挥中药及复方的整体优势,在继承中药复[湖]方配伍的传统基础之上进行改革。但中药现[南]代化的实质是中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长]与现代学术思想的结合,与现代科学文化的[沙]结合,这一思路未能在中药多成分论研究模[中]式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二、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新模式——有限有效[医]成分论

有限有效成分论是指真正吸收入血的成分并[康]起治疗作用的药效物质是少数的、有限的。[复]有限有效成分论支持中药现代化的“复杂—[理]简单—复杂”思路,即从中药中提取有效的[疗]单体成分,再将其以一定的配伍方式制成合[培]适的制剂,进行临床筛选,找出最佳的单体[训]配伍方案。这种方法,药物成分含量确切,[学]生产过程与质量可控,动物实验与临床检测[习]指标可测,从现阶段来说容易与国际规范接[网]轨,但其又是一把“双刃剑”。

有限有效成分论的优势在于可严格控制各项[文]生产工艺指标及药品的质量,可以完全控制[章]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残留农药及其他[来]有害物质的污染;容易进行剂型的改革,即[自]可以根据每种单体化合物的各种物理、化学[湖]特性,寻找合适的药物载体与制备技术;可[南]大大提高药效成分,克服中药作用缓慢的致[长]命弱点,提高药物在人体内吸收,增强药效[沙]

目前存在的难点是药效物质的筛选与提取,[中]每一种药材中都有几百种乃至几千种不同的[医]化合物,要找出其活性物质,并加以提取与[康]分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找出药效[复]物质,这些单一成分不一定有明显的药效,[理]须将这有限种类的化合物加以合理的配伍,[疗]方能起到中药复方的整体作用,而且不少学[培]者认为其有背传统中医药理论。但是任何一[训]门科学都应作为开放系统,积极吸收现代科[学]学技术,才能与时俱进地发展。传统复方本[习]身就是以经验为基础,其中仍含有相当的非[网]有效成分,中药强调的整体协同作用也并不[文]是复方中所有成分起着协同作用。因此,不[章]妨将有限有效成分论引入中药的研究领域,[来]并借助现代科技以明确中药的药效物质及作[自]用机制,然后再深入研究四气五味、升降浮[湖]沉和归经理论,进行复杂化,在更高层次上[南]回归中药的本来面目,是实现中药现代化值[长]得探索的途径。

21世纪是科技信息时代,中医药要想再创[沙]辉煌,并步入现代化的科学殿堂,必须敞开[中]自己的胸怀,伸开自己的双臂,热情地拥抱[医]当今世界多学科的新技术、新成果,从中吸[康]取精华为我所用,可能为打破中药现代化的[复]“瓶颈”开辟了一个新视角。[Appen[理]dContent]

相关文章

@长沙湖湘杏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04542号-2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技能证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