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煎煮中药呢?要知道,如果中药煎煮不正确是会影响到药效的,所以自行在家煎煮中药就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行。除此之外,名贵中药的鉴别方法也是应该要熟知的。下面为大家一一介绍介绍吧。
煎煮中药的方法
选择煎药的容器。砂锅最好,搪瓷类次之,[文]不锈钢盆也可,忌用铜、铁、铝等金属类器[章]具,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泡药。煎药之前,先用冷水将饮片浸泡半小[来]时左右,轻质的中药、气温较高时浸泡时间[自]宜短,重质中药、气温较低时浸泡时间宜长[湖],目的是为了使中药湿润变软,利于有效成[南]分煎出。水位宜超过药物1-2厘米。
煎煮。一般药物在煎煮时,先用武火煮开,[长]然后改用文火煎煮20-25分钟。滋补类[沙]药物煎煮的时间要长一些,如地黄、党参、[中]杜仲、黄芪等,可以煎30-35分钟。但[医]解表、清热,或芳香类药物,如羌活、荆芥[康]、防风、薄荷、佩兰等,煎煮10-15分[复]钟即可,以防有效成分挥发。同时,煎药时[理]不要频繁打开锅盖,以免有效成分过多蒸发[疗]损失。一般情况下煎煮两次,第二煎时间可[培]略微缩减,煎好后将两次药液混合即可。
那么,名贵的中药应该如何鉴别呢?
名贵中药的鉴别方法
珍珠:表面平滑细腻或微有凹凸,具半透明[训]的玉白色、浅粉红色、浅黄绿色或浅蓝色等[学]有彩色光泽、质地坚硬,破碎面可见少许杂[习]物,将珍珠置紫外灯下观察,有浅蓝色或亮[网]黄绿色荧光,通常环周部分较明亮。人造珍[文]珠无荧光。
麝香:取麝香仁少许置炽灼坩埚或金属片上[章]烧试,可见熔化膨胀冒泡,油点似珠,香气[来]四溢,灰烬白色或灰白色,燃烧时,应无毛[自]、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出现。若将麝香末[湖]加五氯化锑共研,则香气消失;再加氨水少[南]许共研,则香气恢复。
牛黄:取牛黄少许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长]能将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退,俗称“挂甲[沙]”。取牛黄粉末少许加氯仿1毫升,摇匀,[中]再加硫酸与30%过氧化氢溶液各2滴,振[医]摇,即呈绿色。
暹罗角(犀角):镑片多纵切与斜切,呈灰[康]白色,夹有暗棕色芝麻点状或短线纹。对光[复]照可见透明点,置沸水中微浸泡后,有清香[理]气。
降香:用火烧之有黑烟及油冒出,残留白色[疗]灰烬。若取本品粉末1克,加石油醚10毫[培]升,浸渍15分钟,时时振摇,滤过,滤液[训]挥干后,残渣加5%香草醛的硫酸溶液1―[学]2滴,即显棕红色,放置后渐变紫红色。
赭石:取粉末少许置试管中,加浓盐酸2毫[习]升,振摇,放置10分钟,取上清液1ml[网],加亚铁氰化钾液1滴,溶液立即生成绿蓝[文]色沉淀。
蛤士蟆油:表面淡黄白色或黄白色,有脂肪[章]样光泽,手摸有滑腻感,遇水可膨胀至10[来]-15倍,气特殊,味微甘,嚼之粘滑。
蟾酥:呈半透明角质状,微有光泽,沾水呈[自]乳白色隆起,气微腥,味初甜有持久的麻辣[湖]感,粉末嗅之作嚏。若取粉末0.1克,加[南]氯仿5毫升,浸泡1小时,滤过,将滤液蒸[长]干,残渣加酐少许使之溶解,滴加醋酸,初[沙]显蓝紫色渐变蓝绿色。
最后,再来告诉你,哪些症状是应该要慎用[中]中药的。
哪些症状需慎用中药
见痛莫先止痛:腹痛未查明原因时,忌用止[医]痛药(如罂粟壳、洋金花、延胡索等)
食积、气滞病证:忌用补气药(如人参、党[康]参、黄芪、黄精、甘草等)。
咯血、衄血、各种出血病证:忌用辛烈药([复]如姜半夏、天南星等)、动血药(如肉桂、[理]桂枝等等)、活血化瘀药(如赤芍、丹参、[疗]川芎、桃仁、红花等)。
妇女经量过多病证:忌用破血、活血祛瘀药[培](如地鳖虫、丹参、赤芍、川芎、川牛膝等[训])。
产后乳汁稀少病证:忌用消导药(如麦芽、[学]红曲等)。
痰多喘嗽病证:忌急用敛肺止咳平喘药(如[习]洋金花、五味子、罂粟壳等)。
由此看来,服用中药的讲究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