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的充足,经络的通畅就是身体生存、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它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物质生活的改善、社会地位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一棵树,不论它是生长在几千年前的古代,还是现代;不论它是生长在皇宫,还是生长在野外,它对生长的需求是一样的,就是空气、阳光和水。这种生存的基本需求不会因所处的环境不同而改变,也不会因朝代的变更而变化,更不会因为现代高速发展的科技而发生改变。
人也是一样,几千年来,中医治病、防病的根本就是补气血、通经络,而我们现在所用的方法也都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就如推拿、按摩、艾灸是依据古人发明的经络学说,食疗是依据古人为我们总结的各类食物的属性、功效、宜忌。
所以,不论是古人还是生活在现在的人,不[文]论你是有钱人、高官还是普通百姓,不论你[章]是男人、女人、老人、孩子,身体对健康的[来]需求都是一样的,都要通过食疗来补足气血[自],通过锻炼、按摩来疏通经络。
如果你患有子宫肌瘤则不建议食用阿胶固元[湖]膏,原因很简单其补血的同时也会刺激肌瘤[南]导致其发生变化,并加重腹痛等症。
中医提醒大家,什么人能用膏方进补、怎么[长]吃效果更好,都是有讲究的。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人们流行吃“固元膏[沙]”,太多的人受到了马教母“固元膏补气血[中]”理论的引导,好像什么气血虚弱的病都可[医]以吃固元膏一样,其误服之后的危害直接波[康]及到我的门诊,造成我这种在基层一线看病[复]的小大夫每次看到这类患者,我都像录音机[理]一样,对他们进行一番说教,宣传不要再继[疗]续误服固元膏的理论,然后经过一番调理,[培]把固元膏所造成的气血郁滞的问题化解开,[训]再予以治疗调理。
固元膏的问题不得不说一下了!
下面总结了三类患者,误服“固元膏”出现[学]的情况如下:
情况一:脾胃不好的人。
本来脾胃就不足,胃口就不好,大便容易溏[习]泄,面色萎黄,疲乏无力,舌苔胖淡,脉缓[网]细弱。
盲目听信固元膏可以补气血,误服之后,出[文]现下列症状:
“胃口变得更差,肚子发胀、满闷,大便粘[章]稠稀溏,无精打采,妇女月经血块增多,体[来]质下降,本来脾胃不好,结果越吃越虚,面[自]色萎黄……”,这种情况直接反映到门诊上[湖]来了,门诊这类患者最多。
情况二:子宫寒的妇女。
本来小腹部就怕冷,一来例假疼得就厉害,[南]痛经,月经色偏暗,有血块,腰部发酸、发[长]沉、两条腿特别凉,尤其是双脚发冷,晚上[沙]钻到被窝好久脚都是冰冷的,去找中医师看[中]病,往往都得到这样的信息:“肝肾虚,血[医]虚、气血不足”之类的结论。看了“教母”[康]的书之后,认为自己非常需要补气血,就开[复]始服用固元膏,结果事与愿违,出现以下情[理]况:
“月经血块增多(因为固元膏中的阿胶是滋[疗]腻固摄之品,如果不配合活血温阳的药物,[培]就会导致气血凝滞,其他的红枣、冰糖、黑[训]芝麻、核桃仁也都是滋腻补益之品,更加加[学]重了固元膏的滋腻碍滞之性,子宫寒的妇女[习]服用之后,会导致气滞血瘀,血块增多),[网]痛经继续,甚至加重,脘腹胀满,小肚子发[文]胀,乃至于鼻子出血(丹田寒凝,虚火迫血[章]妄行),口干,手脚继续寒凉……”
到门诊找我看病,我还要说一大堆话把她从[来]“教母”那里拉出来,然后再给她开温阳健[自]脾、活血化瘀的药把固元膏造成的血凝化开[湖],折腾一星期(多则两周)之后,再开中药[南]调理月经。{page}
情况三:脾胃虚弱的小朋友
有一类小朋友的情况就是:不爱吃饭,不长[长]胖,不长个,体质不好,容易感冒,小脸蜡[沙]黄,鼻子周围发青(中医把鼻子周围的部位[中]叫做气池,从这里看中焦脾胃足不足),典[医]型的脾胃不足的表现。这类小孩子去看中医[康],大多得到的诊断就是“脾胃虚弱”。然后[复]家长看了的相关的书之后,就开始对号入座[理]般的应用固元膏给小孩子吃,特别是书中说[疗]:“不少家长反应孩子在吃了后眠质量明显[培]好了,胃口开了”睡眠质量好不好没有对照[训],但是胃口变好,这就……,怎么我就没碰[学]到这样的孩子呢?
我遇到的情况是这样的:“脾胃虚弱的孩子[习]吃固元膏一月之后,肚子发胀,大便难排,[网]气池部位发青,容易感冒,而且脾气特别大[文](体内有湿热的孩子容易这样),喜欢顶嘴[章],吃饭照样不好,食欲更加变差……”
为什么呢?
一句话,固元膏太滋腻,不适合脾胃虚弱的[来]人吃,更何况脏腑娇嫩的小儿。
(责任编辑:王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