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于上火可按虚实、部位、脏腑等分类。如果按照脏腑分类,上火又可分为心火、肝火、肺火、胃火等。不同的脏腑有火时,相应的表现和所用的药物也各有讲究。
心有火主要表现在舌体、舌尖发红,心烦意乱、多梦或睡不着觉、小便黄甚至有热辣刺痛感,口渴、想大量饮水等。此时可用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
肺有火主要表现为鼻腔干燥、生疮;干咳、[文]痰黏黄、咽喉疼痛、肺部不爽、感觉憋闷等[章],可用羚羊清肺丸、清肺抑火丸治疗。
肝有火主要表现在眼干、眼痒、结膜炎、眼[来]屎分泌多;易冲动,总想发脾气,甚至有胸[自]肋刺痛感。肝有火时可用黄连羊肝丸、龙胆[湖]泻肝丸。长期服龙胆泻肝丸可能伤肾,因此[南]服用前需要咨询医生。
脾有火主要表现在舌苔黄腻、口苦口干、口[长]唇生疮、想大量饮水。胃有火主要表现在牙[沙]及牙龈痛、牙龈红肿、牙根发炎、口臭、大[中]便干燥。脾胃有火时可用牛黄清胃丸、牛黄[医]上清丸、三黄片、新清宁片等。
值得注意的是,具有清热泻火功效的中药性[康]味多苦寒,若用其治疗因阴虚而致的虚火,[复]不但达不到治疗目的,反因为苦寒易化燥伤[理]阴而使阴虚更盛,虚火更重。不对症却会火[疗]上浇油,甚至危害身体健康,因此用这些中[培]成药前都需经过中医辨证。
另外,选用中成药去火的患者,一定不能把[训]中成药当作长期调理用药,一般治疗推荐使[学]用3—7天。因为“是药三分毒”,长期使[习]用这类清火药物可能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网]另外在服清热凉血或滋阴降火的中成药时,[文]不宜进食酒、烟、蒜、辣、羊肉及熏烤类的[章]食品,少吃辛辣刺激性和油腻的食物,同时[来]多喝水。
(编辑: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