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学经络穴位知识 / 正文

大骨节病穴位针刺疗法(大骨节病治疗方法)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多发性、变形性骨关节病。基本病变是发育中儿童的关节透明软骨的变性与坏死以及继发的骨关节炎。严重病例可致矮小畸形、终生残疾。多发生在偏僻的地区,呈局灶性分布。儿童时期发病最多,成人也有。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痛痹”一类,其发病是[文]由于体内正气衰微、外邪乘虚而入引起的。[章]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来]凑,其气必虚”,“皆因体虚,腠理空疏”[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寒气侵入[湖]人体后,留于肌肉筋骨之中,使气血运行不[南]畅,导致筋骨发病,肌肉挛缩,关节增粗和[长]疼痛。根据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理认识,其[沙]施治原则是:益脾健肾、强肝补肾、荣营固[中]卫、祛风散寒除湿、补血和血、疏通气血,[医]从而解痉止痛,使筋强骨壮、关节灵活。

适宜技术

针 灸

针灸是综合疗法的主要内容之一。能调整全[康]身经络,驱除风寒,迅速解除患者的关节疼[复]痛,并能促使挛缩的关节伸展。

1.针刺穴位

根据疼痛部位,在局部取主穴,远端取配穴[理]。同一穴位每天只进针一次,同组各穴分别[疗]轮换使用,每次每个肢体最多进3、4针。[培]

(1)指、腕关节疼痛,挛缩,运动功能障[训]碍:

主穴:合谷、内关、阳池、外关。

配穴:太渊、三间、大陵、中诸、神门、后[学]溪、曲池、肩颙、阿是穴。

(2)肘关节疼痛、挛缩、运动功能障碍:[习]

主穴:曲泽、尺泽、曲池。

配穴:合谷、肩颙、手三里、少海、内关、[网]外关、阿是穴。

(3)肩关节疼痛、挛缩、运动功能障碍:[文]

主穴:肩颙、肩井。

配穴:大椎、肩髎、曲池、合谷、阿是穴。[章]

2.针刺手法

采用古法“泻”的手法,即强刺激或抑制手[来]法。进针后,到患者或有酸困或胀麻感或抽[自]感时即可停止。为了获得强烈的刺激,进针[湖]后可连续捻转针柄,或用雀啄式的上下捣动[南];捻转的圈要大,捣针的次数要多,以患者[长]的身体健康、衰弱和关节的疼痛程度为标准[沙]:健康剧痛者捣针次数要多(7~8次)。[中]留针的时间要长(约15~30分钟)。

3.灸法

局部艾灸,一般应灸到皮肤微红、温热、皮[医]内有微微发痒的感觉时为止。灸的时间约1[康]5~20分钟。灸的次数愈多、时间愈长,[复]愈好。艾灸部位与针刺同。艾灸可缓解痉挛[理],能促使关节活动,血行畅旺。常用灸法有[疗]下列几种:

(1)艾卷灸:将艾绒用麻纸卷成五寸长、[培]中指粗细的艾卷,燃着灸患病部位。此法使[训]用方便医生指定要灸的部位后,患者即可自[学]行灸。故最为常用。

(2)艾绒针柄灸:将艾绒捻在针柄上,点[习]燃灸之。

(3)酒精棉球灸:将浸酒精的棉球放在针[网]刺过的穴位上,用艾卷烘烤。

4.针灸次数

每天针两次,灸2~3次即可。

5.注意事项

(1)针刺的深度,以患者有麻木、沉重、[文]酸胀等主观感觉为度,不能以进针的深度为[章]准。

(2)对于症状顽固、久治不见效者,一般[来]可用捣针法,留针时间可长至1~2小时,[自]才能见效。

(3)对于骨关节严重变形错位的患者,须[湖]依其关节的变形、错位情况进行指压进针法[南]

(4)针灸时,主穴必针必灸,配穴可根据[长]病情适当配用。

(5)对怕扎针或易移动肢体不能下针的儿[沙]童患者,可单用艾灸、拔火罐、服药等方法[中]治疗,但止痛效果较慢。

理疗

1. 拔火罐:有两种方法,一是针刺某穴位后,[医]就拔该穴位;二是在挛缩肢体的屈面,膝关[康]节以委中穴、肘关节以曲泽穴为中心,上下[复]用3~5个火罐排成直线形拔。

拔火罐的方法是:用面粉作成薄饼,直径较[理]火罐口径略大,中央薄、边缘厚,贴在针刺[疗]过或要拔的部位上;然后用脱粒的包谷棒切[培]成长方形小块,一端沾上煤油,点燃后,放[训]在面饼中央或投入火罐内(或用油捻等其他[学]方法代替),随即把火罐扣上;等吸紧以后[习],维持15~30分钟,就可以去掉。

拔火罐的原则是要快、紧、稳,须注意火力[网]的强弱;火力强,火罐才能紧稳。做到上述[文]几点,才能使局部皮肤高度充血隆起。这对[章]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洗澡或局部热浴:每日或间日用热水洗浴全身,或擦洗患病肢体关节一次。洗后,患者一般感觉疼痛减轻,关节灵活。有浴池的地区或有条件修建浴池的患区,可修建简易浴池,专供患者使用。

相关文章

@长沙湖湘杏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04542号-2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技能证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