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中央动脉,赤羽氏(无明显异常),脾到心阻滞,水原穴。 第四次:肾俞、膀胱俞,水原穴。 这个病人写的记录很清楚的反映他的病痛与心理的关系,治疗效果很明显也很快,他很有可能就是水了。少年时的家庭变故,压力和打击让这个水停滞不前,身体的疼痛让他觉得随时可能死去,但越是痛苦越有求生的欲望,他深知自己疾病的原因,但又没有人可以理解或治好他,所以苦苦寻求方法,当他知道五行针后,跟踪了解了很久才觉得这个安全可行,深思熟虑之后才来治疗。他认为五行针可能是他后的希望,当治疗起作用了,水的力量明显就出来了,每次我听他谈论的内容,总是很赞叹他的智慧和敏锐。
点击电话咨询申申老师吧~~~
1 针灸常识与操作 节 针灸的概念和特点 一、针灸的概念 针灸即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是利用针具或温热刺激畜体的一定穴位,通过经络调整阴阳、宣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预防疾病和恢复健康的一种手段或技术。针灸是中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络学说在中兽医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针法和灸法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方法或技术,但其作用类似,且常常配合使用,因此习惯上将二者统称为针灸疗法,简称为针灸。 二、针灸的作用 1.加强畜体的防御机能 主要通过加强和调节机体全身防卫系统的功能,使机体的正气加强,从而达到祛邪的目的。研究表明,针灸后机体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白细胞系统的活性增强,抗体的产生加快,抗体的维持时间延长。 2.调整脏腑的功能状态 脏腑的功能状态主要是指脏腑阴阳状态、寒热状态、毛孔的开泄与关闭等;针灸作用可通过经络使脏腑的功能状态处于正常。从而使脏腑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 3.镇痛及麻醉作用 中兽医认为,疼痛是由于气血不通而引起的,而针灸可以宣通气血,因而具有镇痛及麻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灸后体内神经激素(如内啡肽、脑啡肽、5-HT)等发生变化。15598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