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学中医从哪里入门 / 正文

肺炎五大类中医辨证治疗(肺炎五大类中医辨证治疗方案)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而中医认为,肺炎常因劳倦过度、醉后当风等人体正气不足之时,感受风热之邪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所致。邪伤肺卫,风邪束表,卫气郁闭,故见恶寒发热;肺气失宣,故咳嗽、气喘;肺不布津、聚而为痰,伤于寒邪则为白稀痰,伤于热邪或寒邪化热则见白粘痰或黄痰。邪气阻滞肺络,则致胸痛。邪伤肺络,可见咯血。若邪气过盛,正不胜邪,邪气入里,内传营血,则面唇青紫或衄血发斑;甚则邪热内陷、逆传心包、蒙闭心窍,出现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若邪热郁闭不宣,热深厥深,四末厥冷。若治疗得当,邪退正复,可见热病恢复期阴虚津伤之低热,手足心热或口干舌燥之证候。下面就为大家分析每一类型并介绍相关的用药处方。

(1)邪袭肺卫:证候:发病急骤,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咳嗽,痰白或黄,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证侯分析:因肺的卫外功能减弱,风寒或风[文]热之邪侵袭人体,首先犯肺,卫气郁闭,故[章]见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肺气不宣,则[来]见咳嗽;气不布津,凝聚为痰;若感风热之[自]邪,则见痰黄、粘稠,口干渴;若感风寒之[湖]邪,则见咳痰清稀,口不渴。舌苔薄白或黄[南]、脉浮或数均为风邪袭表之征。

治法:疏风解表,宣肺化痰。

方药: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三拗汤用于外[长]感风寒之邪。方中麻黄、杏仁、甘草可宣肺[沙]散寒。如寒邪化热,证见发热汗出、咳嗽、[中]痰黄,则可用麻杏石甘汤,用以解表清热、[医]宣肺止咳。

桑菊饮用于外感风热之邪,方中桑叶、菊花[康]、薄荷、连翘辛凉解表,桔梗、杏仁、甘草[复]、芦根宣肺止咳、清热生津。内热盛加黄芩[理]、鱼腥草清肺泄热;口渴咽干者,可加沙参[疗]、花粉清热生津

(2)痰热壅肺:证候:高热不退,咳嗽,[培]咳痰黄稠或咳铁锈色痰,胸痛,呼吸气促,[训]口渴烦躁,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学],脉洪数或滑数。

证候分析:如果表邪不解而入里,则肺失清[习]肃,痰热壅阻肺气,肺卫郁闭而见身热不退[网],咳嗽,咳吐黄稠粘痰;热伤肺络,故胸痛[文]。热伤津液而见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干燥[章]。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均为痰热壅肺之[来]征。

治法:清热化痰止咳;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自]

方中麻黄、杏仁宣肺化痰,配石膏可清泄肺[湖]热,芦根、薏以仁、杏仁、桃仁、冬瓜仁清[南]热化痰解毒。若痰热盛,可加鱼腥草、瓜蒌[长]、黄芩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

(3)热毒内陷:证候:高热不退,咳嗽气[沙]促,痰声漉漉,烦躁,谵语,甚则四肢厥冷[中],舌红张绛,苔黄而干,脉细数。

证侯分析:热邪内入营血,热闭心包,故身[医]热不退;热扰心神,则心烦或谵语;热伤津[康]液,故苔黄而干、脉细数。热邪内郁,阳气[复]不展,四肢失去温煦,故见四肢厥冷。

治法:清热解毒,清心开窍。

方药:清营汤加减

方中犀角、生地、丹参清营凉血,配伍竹叶[理]、黄连、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使营分邪热[疗]转出气分而解。麦冬、玄参养阴清热。若见[培]烦躁、谵语,可加服紫雪丹,以加强清热熄[训]风之功。

(4)正虚邪恋:证候:咳嗽,低热,自汗[学]出,手足心热,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证候分析:正邪交争,邪气已去大半,正气[习]亦见不足,故见热势不高,咳嗽无力;气虚[网]卫外不固而见自汗出;热邪伤阴,阴虚内热[文]而见手足心热,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亦为气[章]阴两虚、邪热未解之征。

治法:养阴清热,润肺化痰。

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

方中半夏、石膏、竹叶清余热化痰止咳,人[来]参、麦冬、甘草、粳米益气养阴。可随症加[自]沙参、生地、地骨皮以增养阴清虚热之功,[湖]或加入杏仁、桑白皮、瓜蒌皮以加强化痰止[南]咳之力。

(5)正虚欲脱:证候:体温骤降,额出冷[长]汗,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呼吸短促,脉微[沙]细。

证候分析:热毒内陷,正不胜邪,正气欲脱[中],阳气耗散,阴液耗竭,而见凶险之象。气[医]无所主故见呼吸短促、面色苍白。阴阳离绝[康],故见体温骤降、额出冷汗。气虚无以行血[复]而见口唇青紫。

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养阴。

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

方中人参、附子益气回阳救逆,人参、麦冬[理]、五味子益气养阴,共奏回阳固脱之功。

相关文章

@长沙湖湘杏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04542号-2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技能证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