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灵枢·本输》:“注于大陵。”
[别名]心主、鬼心。
[穴名解]陵,是指丘陵、隆起;本穴在腕[文]骨(月骨)隆起处后方,比喻骨隆起如大丘[章]陵之状,故名大陵。
[位置]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来]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图8-4-2)
[解剖]皮肤→皮下筋膜→前臂筋膜→正中[自]神经干→腕骨间关节囊。在掌长肌腱与桡侧[湖]腕屈肌腱之间,有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腱;[南]有腕掌侧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长]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
[取法]仰掌,于腕横纹正中,当掌长肌腱[沙]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简易取穴]仰掌,微屈腕关节,在掌后第[中]1横纹上,所出现两筋之问是本穴。(图8[医]-4-2)
大陵穴位位置图
[功用]清心除烦,和胃宽胸,疏经活络。[康]
[主治]心悸心痛,胃痛呕吐,胸胁手腕部[复]疼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理]
[配穴举例]足跟骨刺痛,独取大陵可速止[疗];配内关、心俞,可治疗心痛心悸;配内关[培]、曲泽,可治疗胸胁、手腕痛。
[附注]“输”穴、“原”穴。
[现代研究]有报道,用大陵穴进针后,沿尺、桡骨之间向外关穴直刺,得气后留针5—15分钟,每5分钟提插捻转1次,可治疗失眠;有报道,用大陵穴可治疗鸡爪风,发作时刺之,痉挛立解;浅刺,针感麻串,每日1次,坚持治疗,还可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