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针灸甲乙经》:“颧,一名兑骨。在面颅骨下廉陷者中,手少阳太阳之会,刺入三分。”
[别名]兑骨,兑端,椎,权。
[穴名解]与髂同谓骨边孔穴。穴在颧骨下[文]凹处,故名颧髎。
[位置]在面部,当目外毗直下,颧骨下缘[章]凹陷处。(图8-8-8)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颧肌→咬肌→颌[来]肌。浅层布有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支,面[自]神经的颧支、颊支,面横动、静脉的分支或[湖]属支。深层有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分支分布[南]。
[取法]正坐仰靠,于颧骨下缘平行线与目[长]外眦角垂线之交点处,约与迎香同高。
[简易取法]在面部,颧骨高点骨下取穴。[沙]
[功用]清热消肿,牵正解痉。
[主治]面神经麻痹,面肌抽搐,三又神经[中]痛,上牙痛等。
[刺灸法]直刺0.2—0.3寸;可灸。[医]
[配穴举例]配翳风、合谷,主治三又神经[康]痛,齿痛;配肝俞、太冲,主治面肌抽搐,[复]眼睑瞬动。
[现代研究]针刺颧髎 有镇痛作用,对三叉神经痛有明显疗效。其镇痛机制与脑脊髓内单胺类递质有关,如针刺合谷、颧髎 ,或内关、颧髎 ,或合谷、内关、颧髎 ,可见脑脊髓液中色氨酸、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含量增高,去甲肾上腺素下降。提高脑内5—羟色胺系统、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变化与临床针麻效果平行。实验也证明电刺激尾核与电针合谷、内关、颧髎 等有协同的镇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