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针灸甲乙经》:“手三里,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兑肉之端,刺人三分,灸三壮。”
[别名]三里,鬼邪,上三里。
[穴名解]里,可作寸解。《灵枢,刺节真[文]邪》:“取天容者,无过一里”。杨上善谓[章]:“一里一寸也。”考本穴定位,多谓曲池[来]下2寸。若屈肘侧置,取手阳明经经穴,手[自]三里即在肘端(肱骨外上髁)下3寸处,故[湖]名手三里。
[位置]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南]线上,肘横纹下2寸。(图8-6-5)
手三里穴位位置图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长]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的前方→旋后肌。浅[沙]层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前臂后皮神经等。[中]深层有桡侧返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以及桡[医]神经深支。
[取法]侧腕屈肘,在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康],桡骨内方,曲池下2寸取穴。
[简易取法]桡侧肘横纹头下2横指,阳溪[复]与曲池连线上。
[功用]驱风通络,和利肠胃。
[主治]腹胀,吐泻,齿痛,失喑,颊肿,[理]瘰疬,偏瘫,手臂麻痛,肘挛不伸,眼目诸[疗]疾。
[刺灸法]屈肘取穴。直刺0.5—0.8[培]寸;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训]钟。
[配穴举例]配温溜、曲池、中渚、丰隆,[学]主治喉痹不能言;配肩L4,合谷,主治腹[习]胀,吐泻;配肾俞、委中,有通经活络的作[网]用,主治急性腰扭伤。
[现代研究]有人在x线钡餐下观察,针刺手三里穴可使胃蠕动加强。针刺手三里可使皮肤痛阈增高。临床用于牙疼,扁桃体炎,网球肘,肩周炎,中风偏瘫,腹痛,腹泻的治疗。有报道针刺手三里等穴,可见空肠、回肠的蠕动有即时性的改变,蠕动弱者增强,强者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