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学针灸入门先学什么 / 正文

针刺“靶点”治面肌痉挛(面肌痉挛靶向效果怎样)

面肌痉挛是一侧面神经受激惹而产生的功能紊乱症候群,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激动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渐渐涉及整个面部,甚者可累及颈及肩部肌群。西医学对此病缺乏特效治法,目前一般采用对症治疗,但效果欠理想。

面肌痉挛属于中医学、“瘛疭”范畴。发病多因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腠理不固,风邪挟痰入面部阳明、少阳之经,致使颜面肌腠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利,肌肉筋脉失于濡养致面肌拘急弛纵。若邪气入侵日久,治疗失当,津液不行形成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之顽疾。其形成以虚、风、痰、瘀血四者为基本病理基础,治宜祛风化痰,活血通络,补虚益气。

穴取“靶点”(医者在患者面肌痉挛肌肉跳[文]动处,用手指力量适中、逐点逐点地反复按[章]压,当按压到可以明显抑制肌肉抽动时即是[来])、四关、神门。令患者取适宜体位,将穴[自]位处充分暴露。常规消毒后将图钉型揿针用[湖]镊子挟住针的尾部,使针身与穴位皮肤成9[南]0度角,按压刺入“靶点”,针尾部的圆圈[长]平放于皮肤上,用创可贴固定。嘱患者埋针[沙]处禁湿水,每日自行用手按压埋针处3~5[中]次。夏季每日一换,其他季节可隔3天一换[医]。四关、神门各取毫针直刺一寸,施以小幅[康]度快速捻转平补平泻手法约一分钟后,留针[复]30分钟,并隔10分钟加强手法一次。每[理]日一次,20次为一疗程,休息10天后再[疗]进行下个疗程。

方中“靶点”是面肌痉挛邪气集聚的阳性反应点,在该处埋针可以起到疏散风寒、活血通络、消除局部集聚邪气的作用,符合中医学近治理论的原则。四关即合谷与太冲穴,两穴一气一血、一阳一阴、一手一足、一升一降,相互配伍,达到调节气血、平肝熄风、运化寒湿的功效。再配以神门补益心气(血),诸穴合奏疏肝解郁、条达气机、复阴敛阳之功,使面肌痉挛得以康复。

相关文章

@长沙湖湘杏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04542号-2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技能证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