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针灸辨证思路应用探讨
针灸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传统学 科之一, 以用具简单和疗效显著为特点, 为中华民族生 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辨证论治是针灸治疗的 特色和精华, 是临床诊治疾病的基础。目前对针灸的辨 证治疗尚缺乏清晰的认识, 很多资料仍沿用内科的辨证 施治体系 [ 1 ] , 给针灸教学和临床治疗带来不便。经络辨 证是目前针灸治疗提倡的, 但其单一的辨证治疗方式已 经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于是衍生出更多具有实践治疗意 义的辨证方式。目前尚缺乏相关文献系统介绍临床常 见的辨证治疗体系, 本文就针灸辨证体系做一介绍, 为 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中医辨证体系的核心, 也是针灸治疗的 准则之一 [ 2 ] 。脏腑辨证是对脏腑的生理病理现象进行分[文] 析归纳, 并结合经络的循行确定疾病治疗的方向。脏[章]腑 之间的生理联系和病理作用是基本的辨证方[来]式, 通过对 脏腑关系的探索形成理论框架进而指导临床[自]治疗。疾病 的发生发展受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 其内因就是脏腑之 间的平衡失调。因此在临床收集资料后, 需反复推敲各 个症状, 找出病因, 归纳总结。如口舌生疮病因可为心火 旺盛或心肾不交, 但结合小便是否赤黄或失眠多梦, 即可 鉴别。脏腑之间各有其性, 如脾喜燥而厌湿, 胃喜润而恶 燥,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针灸体系中的脏腑辨证[湖]和中医 学中的脏腑辨证最大的区别在于, 针灸是通过不同的针 刺手法调整各脏腑的气血运行, 而中医学则是通过药物 寒热偏性纠正人体虚实寒热的病理状态。
2 经络辨证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中心, 根据经络的循行、 生 理、 病理的特点确定疾病的经络归属和治疗疾病[南]所选的 经络腧穴及治疗方式 [ 3 ] 。经络学说是以十二正经和奇经 八脉为中心, 结合经筋、 络脉、 孙脉和奇穴形成的针灸治 疗学说。经络辨证包括辨证取穴和针刺手法[长]的辨证使 用, 二者是确保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经脉是人[沙]体气血 运行的通道, 是针刺调整全身气血治疗疾病的途径。针 灸治疗疾病的本质在于利用针刺在局部产生[中]刺激, 结合 不同的行针手法改善、 调整本经的气血流通, 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人体经脉的运行各循其道, 各走其经, 但是疾 病的产生会扰乱经脉的正常循行。如心脏病[医]患者会出现 心慌胸闷的不适, 左肩腋下经常疼痛, 即少阴心经病; 胆 囊炎患者的右胁疼痛, 食油腻食物会加重疼痛, 即少阳胆 经病证。
3 局部辨证
局部辨证治疗是根据局部的病变部位和程度[康]采取的 治疗手段, 可以分为中医局部治疗和西医局部治疗。局[复] 部辨证的优点在于病位明确, 便于确诊与治疗。触诊是 局部辨证治疗必不可少的步骤, 主要内容包括评估病患 部位肌肉组织的寒热和软硬程度。通过触诊[理]皮肤的寒热 及深浅确定是否有炎症存在, 根据病患部位的软硬程度 确定痉挛肌肉组织范围。中医局部辨证治疗[疗]根据阿是穴 周围皮肤及肌肉的软硬和寒热确定针刺手法[培]和刺激强 弱。西医局部辨证体现在扳机点, 即寻找骨骼肌内可触 及的紧绷肌带所含的局部高度敏感的压痛点[训] [ 4 ] 。这两种 疗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经络的存在,[学] 在临床上都 有一定的治疗意义。如颈椎病治疗的前期,[习] 通常扳机点 为最好的切入点, 通过对痉挛组织的松解可减轻各椎体 间的压力。但在后期的治疗上, 传统的针刺治疗疗效更 佳。如颈椎病慢性筋膜炎的治疗, 需要一定补泻手法的 使用, 单纯的针刺治疗疗效不佳。另如颈椎病上肢[网]远端 麻木的治疗, 单纯扳机点和针刺治疗疗效均不及循经选 穴治疗。
4 小结
针灸辨证方式较多, 因此阅读医案文献时需慢慢体 会医者当时的年代、 地域及季节因素。在具体治疗过程 中, 一般的穴位处方都是多种辨证方式参与其中[文], 甚至有 的医者会加入个人的经验穴。针灸治疗是内[章]外结合的一 种治疗方式, 通过调整经络气血运行达到脏腑功能的动 态平衡。目前临床中出现的“ 治疗套餐” 模式并非没有辨 证, 只是疾病还处在当前的证型, 所以大的治疗方向不会 变。针灸治疗中的辨证论治并非体现在每一[来]次治疗过程 当中, 而是根据不同的辨证模式、 不同的证候类型分类。 每一种辨证类型都有其适应的范围, 但是相互之间并非 对立, 而是有机地结合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当然[自]以 上3 种辨证模式只是针灸治疗中最常见的辨证治[湖]疗, 还有很多的特效治疗手段未被归纳总结出来[南]。 总而言之, 针灸临床应以具体情况为主, 建立符合针 灸临床实际的辨证论治体系。因此, 从事针灸的有志之 士应该担当起为针灸发展和传承的重任, 把祖先留给我 们的宝贵财富一代代传下去。让针灸治疗服[长]务于更多的 人, 也让更多的针灸爱好者能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沙]。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刘刚刚 赵怡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