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穴是指在选穴的基础上,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 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配穴的目的是加强腧穴的治疗作用,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 疗的最终效果。配穴时应处理好主穴与配穴的关系,尽量少而精,突出主要腧穴的作用,适 当配伍次要腧穴。
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 后配穴法和左右配穴法等。
1.本经配穴法
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而未涉及其他脏[文]腑时,即选取该病变经脉上的腧穴,配成处[章] 方进行治疗。如肺病咳嗽,可取肺募中府穴[来],同时远取本经之尺泽穴、太渊穴。
2.表里经配穴法
本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自]依据。即当某一脏腑经脉有病时,取其表 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如肝病可选足厥阴[湖]经的太冲穴配与其相表里的足少阳胆经的阳[南] 陵泉穴。
3.同名经配穴法
本法是以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为依据[长],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的方法。如矛痛可[沙] 取手阳明经的合谷穴配足阳明经的内庭穴;[中]头痛取手太阳经的后溪穴配足太阳经的昆仑[医]穴 等。
4.上下配穴法
本法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与腰以下或[康]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上下配穴法 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如胃病取内关穴配足三[复]里穴,牙痛取合谷穴配内庭穴,脱肛或子宫[理]脱垂 取百会穴配长强穴。此外,八脉交去穴配合[疗],如内关穴配公;孙穴,外关穴配临泣穴,[培]后溪穴 配申脉穴,列缺穴配照海穴等,也属于本法[训]的具体应用。
5.前后配穴法
前指胸腹,后指背腰。选取前后部位腧穴配[学]合应用的方法称为前后配穴法,亦名“腹背[习] 阴阳配穴法”。凡治脏腑疾患,均可采用此[网]法。例如,胃痛前取中脘穴、梁门穴,后取[文]胃俞 穴、胃仓穴;哮喘前取天突穴、膻中穴,后[章]取肺俞穴、定喘穴等。
6.左右配穴法
本法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合应用的[来]方法。临床应用时,一般左右穴同时取 用,如心病取双侧心俞穴、内关穴,胃痛取[自]双侧胃俞穴、足三里穴等;另外,左右不同[湖]名腧穴 也可同时并用,如左侧面瘫,取左侧颊车穴[南]、地仓穴,配合右侧合谷穴等,左侧偏头痛[长],取左 侧头维穴、曲鬓穴,配合右侧阳陵泉穴、侠[沙]溪穴等。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只要掌握好中医基础理论以及腧穴的主治作用,适当地选择腧穴 并合理地进行配伍,就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