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辨证论治考试评分项目的设置,根据每年命题情况合理调整。 2.第二站:基本操作 中医临床技术操作; 西医内科体格检查(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不测试此项目); 西医临床技术操作(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不测试此项目)。 3.第三站:临床答辩 (1)中医临床问题答辩; 测试中医问诊技术有关问题; 测试其他中医临床问题。 (2)西医临床问题答辩 测试西医临床问题(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不测试此项目);
点击电话咨询申申老师~~手机号就是微信号,加微信送中医教程。
(3)辅助检查结果临床判读(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不测试此项目)。 (二)考试方式 考生在指定考试地点分别随机抽取题号后完成各站考试。 站考试:辨证论治 在统一的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第二站考试:基本操作 (1)中医临床技术操作 针灸穴位体表定位:同性别考生相互操作; 针灸、拔罐、推拿等临床技术操作:叙述并现场实际操作; 中医望、闻、切诊技术的操作:叙述或现场实际操作。 (2)西医内科体格检查:由同性别考生相互操作; (3)西医基本操作:叙述并现场实际操作。 第三站考试:临床答辩 依据考生随机抽取的试题,现场问答所测试的问题。 中医临床问题答辩:现场口试; 西医临床问题答辩:现场口试; 辅助检查结果临床判读:现场口试。 (三)
总结现代中医的历史生成,可以说建国以来特殊历史条件以及相关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对中医的坚定支持,对中医的现代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使得中医能够成为国家认可的官方医疗体系之一。这在世界范围也是的。但细究起来,这一中医体系基本是对西医体系的模拟,在国家建制中甚至还低于西医的位置。过去中医的高机构是卫生部中医司,现在虽然单独成立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其各项业务大多仍受制于卫生部。 由此也反映出当前中国的中医发展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中医发展本身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大部分区县都设有中医院;另一方面,这种支持又被限定在现代科层体系的框架内。如今评职称、涨工资、分房子,晋升的依据基本上是做了怎样的"研究"(多为实验室研究),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多为"科研"论文),似乎临床疗效反而不如"科研"与切身的利益关系密切。"科学化"不仅深入中医(作为一个知识体系)的发展,也渗入了中医从业者的具体生活。157217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