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外科著作,有朱丹溪的《外科精要发挥》、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等。齐德之著的《外科精义》总结了元以前各种方书的经验,从整体出发,指出外科病是阴阳不和、气血凝滞所致,治疗疮疡应辨别阴阳虚实,反对。治其外而不治其内,治其末而不治其本”的方法,提倡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点击电话咨询申申老师吧~~
《世医得效方》是一本创伤外科专著,在正骨方面有记述,对麻醉药的组方、适应证、剂量均有具体说明,对伤科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四、成熟 中医外科到明清时期已较为成熟,外科专著增多,并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如明·薛己著的《外科枢要》,记载了有关外科病的理论、经验、方药,次详细叙述了对新生儿破伤风的诊治。汪机的《外科理例》提出了“治外必本诸内”的思想,在序中指出:“外科者,以其痈疽疮疡皆见于外,故以外科名之,然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乎外,其如视诸掌乎。”并创制玉真散治疗破伤风。
1978年,美国肯尼迪伦理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给生命伦理学下的定义更为人们接受,即“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内的人类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此时的医学又超越了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得以确立,此时的医学发展和医疗卫生实践更加社会化,医学发展和医疗实践带来的大量社会伦理问题,使人们感到对医学进行伦理学干预迫在眉睫。 此阶段的医学伦理学进入了对于医学进行社会伦理控制的新阶段。156827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