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本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康复知识和中医临床诊疗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科学思维、职业素养和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具备运用中医、中医康复等诊疗技能处理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能力,能够在医学院校、各级中医院和医疗保健机构从事中医及中医康复临床、教学、科研、康复、保健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突出中医康复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点击电话咨询申申老师~~
二、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伤科学、内科学、外科学、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言语治疗学等。
”嘱用极稀米粥少少与之,以养胃阴和胃气。家属遵嘱,如此饮食调养月余,垂危之人竟然康复! 蒲辅周后来解释:“彼时病者胃气仅存一线,虽有虚热内蕴,不可苦寒通下,否则胃气立竭。故用茶叶之微苦、微甘、微寒、芳香,辛开不伤阴,苦降不伤阳,苦兼甘味,可醒胃悦脾。茶后得矢气,解燥粪,是脾胃升降枢机已经运转。能入睡,醒后索食即是阴阳调和的明证。而‘少少与之’,又是给药的关键。如贪功冒进,势必毁于一旦。” 重视正气、保胃存津是蒲辅周学术思想中一个极重要的特色,是其医术精蕴之处。从这则医案,可以悟到中医诊疗治病求本的精髓,对后人启发颇深。 融汇东垣、天士学说 中医学历来重视正气。《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是正气邪气斗争胜负消长的过程。临证时欲辨证无误,其中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辨别正邪关系。 蒲辅周认为,发生疾病根本原因是正气不足;疾病的发展转归,正气的盛衰存亡也起着决定作用。1569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