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的三周,遇到四个适合针灸的病例,我都勇敢地尝试进行针灸实践,效果都还不错。现在汇报如下: 1.山上一位抬轿的,因受风寒拉稀腹胀,拟诊肠胃型感冒,予小柴胡颗粒加针灸双侧足三里,由于自己手生,加之患者肌肉丰厚结实都没扎跳,留针二十分钟,不时捻转提插。第二天上午急切问询后得知昨晚不停放屁,半小时后腹胀消除,大便恢复正常。虽然没有扎跳,效果也还行。 针灸培训哪家正规.董敏园针灸培训班咨询申申老师吧.加手机号的微信送学习资料.送视频学习.
回到这本书本身。我从作者的自序中,看到了一个医者成长中的困惑,和对针灸的热爱。再看书中的目录部分,初看章节分明,条理清晰,分列针道、针理、诊法、断法、选经、选穴、配穴、取穴、手法、治法诸章。当我把全书用心读过,再回头琢磨目录章节的设置、编排,发现作者原来颇费了一番巧妙心思。作者把针灸学科的每个层面都吃透了、融通了,再将之打碎、揉成一团,然后细细展开,一一呈现。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老到。在作者的下,每个章节所涉及的内容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让人一步步领略了针灸的次第。对于初学针灸者而言,颇有引人入胜之妙。即便是那些针灸从业多年的医生,也会油然而生“深者见其深、浅者见其浅”之叹!
细看每一个章节,发现这本书的写作不落俗套。不过分引经据典,也没有繁复的说教,而是用清新的文字,娓娓道来,令阅读体验非常愉快。读罢掩卷沉思,又会发现书中所传达的思想,深得古典经旨。更重要的是,作者将临床实战中,实用价值的内容展现出来,条分缕析,鞭辟入里。下面,我把自己对书中某些章节的读后心得分享一下,在读者看来,或许可以当作本书的一个导读吧。
章名曰“针道”,分为三节:一、人体:形气之辨;二、疾病:正气不平;三、医生:无为而治。这是开篇明义的章,在这么大的一个标题下,只讲了三个内容:人、疾、医。这实在是简约传神之笔。作为一个医者,首先要明白“人之道”,再弄清“疾之理”,接下来,“医之法”便呼之欲出了。我深以为然。在这里,作者运用社会生活中的常识打比方,深入浅出,极其形象。从形气入手,把人一天当中的寐寤、饮食、二便等生理活动进行了阐述。只有先了解生理,方能明白病理。而作者对病理的认识,同样令人耳目一新。谈到医,提倡无为而治,顺势而为。我在课徒之余,曾经谈到:针道修习次第,1一曰见地,二曰功夫,三曰证量。在这本书的开篇“针道”章,看到作者如此的见地,吸引我迫不及待往下读。
2.一位客房女服务员,因牙周炎就诊,正好她怕药物副作用,不愿吃药,所以我就动员她针灸,我说针灸效果好,立竿见影又没有副作用,于是她便接受了。扎同侧合谷,针体不规则跳动,我知道这是得了邪气,邪气从此处跑出,这是好现象。配合点穴颊车及痛点,留针三十分钟,患者感觉松多了,牙痛明显缓解。针灸治牙痛,真是立竿见影,名符其实! 3.一位女性带状疱疹患者,给予针曲池,施凉泻手法,配合患部放血拔罐和云南白药粉外敷,一次疼痛就明显减轻,当晚就睡得很好。 4.一位广东女游客来山游玩,因温差太大感受风寒而咽痛高热身上胀痛就诊我处,测体温,39.3度,左扁挑体1度肿大,拟诊风热感冒,予以针曲池,合谷,两针都扎跳了!留针35分钟,期间只给予逆时针捻针数次,广东女生娇气怕痛,不敢做“透天凉”手法,不到十分钟,患者感觉扎针的前臂起鸡皮疙瘩,我触摸患者皮温略有下降,手心发热微汗。约半小时,患者觉身上出汗,咽痛缓解,我知道患者体温已经下降,此时测体温,37.9度,神了!针灸竞然具有如此神奇的降温能力,完全了我的西医常识! 我明白自己还是个针灸小白,处于菜鸟级,但既然选择了跟陆老师学习针灸,那就要不忘初心,经常修炼,因为针灸学习,永远在路上。只要方向正确,炼好功底,重德修道,终有一天,登上针坛,造福于民!151249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