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现代影像打开人脑“黑箱” Q:在针刺与影像学联合研究过程中,有哪些突破性进展? 方继良:在影像及针灸临床工作中,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将现代医学影像技术运用于研究传统中医针灸。 1997年,我们团队开始利用CT影像的解剖性来做针刺风池、风府穴时对重要血管及神经损伤的安全性研究,提出了椎动脉和脑干的安全角度和深度,受到针灸及影像专家的广泛关注。 以前,有一种错误观点一直主导着大众的认知:针灸作用与安慰剂相似。中医专长医师针灸正骨培训班.谷世喆北京针灸培训班咨询申申老师吧.加手机号的微信送学习资料.送视频学习.五年中医考证培训从业经验.
但从中医针灸理论与实践来看,在人体特定穴位进行针刺,能治疗某种相应疾病,而针刺不同穴位产生的效果不同,这就是穴位特异性。 2000年,我们采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从功能入手开始研究针刺真穴的作用是否有别于假穴。2001年,我在德国研修期间,与德国同行一起采用fMRI研究太冲、丘墟与假穴的脑效应。 研究发现,捻针时穴位与假穴的脑功能效应不同,穴位之间还存在相对特异性,从而初步证明针刺穴位不同于安慰剂作用,相关结果发表在国际期刊《神经放射学》上。 2004年,我们进一步比较了太冲、行间、内庭与假穴的脑功能成像;2005年~2009年,我又在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许建生教授实验室研修,比较了足三里、合谷、太冲的fMRI,先后在国际脑科学知名期刊《人脑绘图》《脑研究》发表论文,提出“针刺调制边缘叶-旁边缘叶-新皮层网络”的新理论,进一步研究论证发现针刺调制的脑网络与当时热门的脑默认模式网络相似,但又有针刺自身的特点,还证实了针刺不同穴位具有相对特异性脑效应。15157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