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之能缓解支气管症孪, 增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防治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虚劳 及一切血证。可选用艾灶元疲痕灸或艾条温和灸。
点击电话咨询申申老师吧~~~
灸风门穴: 风门穴属足太阳膀脱经穴,为足太阳膀脱经 与督脉交会穴,又称、热府,是风邪出入之门户。具有宜肺解表, 疏散风邪,调整气 机的功效。灸之能调整肺功能,增强肺通气 量。主治一切风证,防治感冒、鼻炎、、中风、面瘫等。 可选用艾条温和灸,每次10-30分钟,每日l次,每月灸10次。在 感冒流行季节,每日施灸l 次,连灸7-10次。 (7)、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穴,为足三阴经之交 会,具有保健和胃,调补肝肾,调理经血,主生殖的作用。灸之 能调整内分泌功能,女性生殖功能,调整心律、心卒,调整月夷岛 素分泌,预防生殖系统疾病。主治肝、脾、肾三脏的疾病。防治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神经病和妇科病等多 种疾病。可采用艾条温和灸,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每月灸 10次。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用幼儿体质虚弱、发热咳嗽,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大椎穴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2、后天之本,气足之源——足三里 定位: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气虚血虚足三里、消化疾病足三里。 由于足阳明胃经属多气多血之经,足三里有气血双补的功能,常用于治疗头晕、耳鸣、失眠、瘫痪、便秘、胃痛、腹胀、腹泄、消化不良、食欲不好、胃溃疡、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阑尾炎、急慢性肠炎等疾病。156029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