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针灸理疗艾灸推拿按摩培训速成班 / 正文

中医经络保健培训班中医正脊培训学校(中医推拿正骨培训班)

2006年6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收集了来自中国、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泰国、英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十几个国家的近300篇论文。 经过这些年来的发掘、整理、研究,中医心理学已逐渐建立起较为系统的学术体系,并出版了一批中医心理学专著。

点击电话咨询申申老师~~

已出版的中医心理学专著包括:王米渠《中医心理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马朋人、董建华《实用中医心理学》(北京出版社,1987年),王米渠《中国古代医学心理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张伯华《中医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95年),聂世茂《黄帝内经心理学概要》(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6年),王米渠《中医心理治疗》(重庆出版社,1995年),张子生《历代中医心理疗法验案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潘菽、高觉敷《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朱文锋《中医心理学原旨》(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王米渠、黄信勇《中医心理学计量与比较研究》(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3年),等等。以中医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养生方面的著作也已出版了多部,并产生广泛影响,如杨力著《杨力心理养生忠告》(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吴中云著《中医心理养生谈》(农村读物出版社,2008年)。

一般认为行针时提插的幅度大,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小; 捻转法: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向前向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反复前后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等,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的部位、针刺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操作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360°左右,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使出针困难;频率快慢要一致;用力要均匀,勿时轻时重。一般认为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其刺激量就大;反之,刺激量就小。 其次是辅助手法: 循法:循法是医者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地循按。本法可推动气血,激发经气,有催气、行气作用。弹法: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弹动针尾或针柄,使针体震摇,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本法有催气、行气的作用。 刮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频频刮动针柄。本法在针刺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 摇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156882528

相关文章

@长沙湖湘杏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04542号-2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技能证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