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古代通行的艾灸法。用艾绒捏成圆锥体,叫做“艾炷”,也有称为“艾团”、“艾丸”或“艾圆”的。 古代常用的艾炷,大小约在三分左右,故晋陈延之《小品方》云:“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解曰:此为作主(炷)欲令根下广三分为适也。减为不覆孔穴上,不中经脉,火气则不能远达(《医心方》卷二)。”但是,这个广三分并非一成不变的,所以《外台秘要》卷十九云:“若江南、岭南寒气即少,当二分为准,燧小不得减一分半也。
点击电话咨询申申老师吧~~~
婴儿以意减之。”可见所谓“三分”,乃是指在北方用于成年人而言,南方却又不得相同。 事实上,在临床中因人、因病、因穴的不同,艾炷的大小是有很大的变动范围的。古代医书为了使人们便于了解起见,常用其他的东西作比较。兹将见之于文献记载的条述于下,以便稽考。 (1)粟米大:如宋闻人耆年《备急灸法》治卒忤死,“灸人中三炷,炷如粟米大”。《医学入门》卷一灸脐下两旁治疝痛,“炷艾如粟米大”。 (2)黍 米大:如《千金翼方》卷二十六,“疟,灸上星及大椎,至发时令满百壮,艾炷如黍米粒”。 (3)
肖起国在心俞穴及心脏的背部投 影区实施平衡针罐冶疗本病10例,结果疼痛明显减轻,近期有效率100%,随访2年,9例病情稳定。心律失常:张钰河针刺胸痛穴(BP-UE4)和腹痛穴(BP-LE5)配合电脉冲,治疗心动过速26例,治愈率为69.23%,总有效率达100%,同时患者心脏指数和每搏指数显著增加;刘伟针刺胸痛穴(BP-UE4))和踝痛穴(DP-UE7)治疗本病152例,结果室早治愈率为29%,总有效率87.09%,房早治愈率为35.48%,总有效率96.78%。原发性低血压:袁军等艾灸升提穴(BP-HN1)”治疗22例,结果痊愈16例(72.7%),好转5例(22.7%),临床症状改善同血压回升相一致。155947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