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考证有哪些 / 正文

艾灸资格证在什么地方考艾灸师证去哪里考

现存古代文献中有关艾灸的记载 ◆ 《神灸经纶》----吴亦鼎 1.《神灸经纶》云:“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灸者温暖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综此两点,可得出“温”、“行”两字:温是行的条件,行是温的目的,而行的目的便是宣通气血,气血宣通调和,营运周身,则可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故凡凝涩不通之证皆可以灸法治之。

咨询申申老师吧.加手机号的微信送学习资料.送视频学习.

2.用艾点火 “凡下艾时,必先以蒜切片擦穴上,然后放艾,不然则运动之间,其灸必落矣。”吴氏此擦蒜片之灸法,考诸文献,可能有3个功效,即著艾、加强火热穿透力、减轻疼痛。应用蒜片可以收到减轻疼痛之目的。蒜乃辛香之物,穿透力极强,得热后,则穿透力更强,此互为用也。 3.如鼓胀病,先灸中脱七壮,引胃中生发之气上行阳道”;次灸足三里、太白健脾化湿,气海补肾气以开水道,中封调畅气机水分消腹水。又如虚劳,可将病因概括为“酒色劳倦,七情饮食”八字,总观《神灸》,其明辨经络思想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①运用经络理论分析疾 病病机和症状。如遗尿,系督脉、肝经失常所致,“以二经循阴器,系廷孔,病则营卫不至,气血劳劣,莫能约束水道之窍,故遗失不禁也”((神灸·卷四·二阴症略》)。据《内经》王冰注:“食入反出是无火也”,反胃多由脾胃虚寒,失于健运,宿食不

使其毒邪随火而散,起死回生。显然,灸治热证是以热治热的一种从治法,属于《内经》反治法治疗原则,是“火郁发之”的具体运用。亦鼎在《外科证治》中曰:“痈疽皆心火留滞之毒,灸此则心火流通而毒散矣,起死回生之功,屡试屡效。155764074

相关文章

@长沙湖湘杏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04542号-2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技能证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