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证书开店.小儿推拿证在哪里考点击联系我们拨打电话咨询申申老师五年中医培训考证经验,加微信送中医学习资料.
【脊柱】 [位置] 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 [操作] 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功用]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 [主治]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 【天枢】 [位置] 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操作] 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 [功用] 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导大肠,理气消滞。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 [主治]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 【腹阴阳】 [别名] 腹。 [位置]在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操作] 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分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功用]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主治] 腹痛,腹胀,肠鸣等消化系统疾患。顺时针摩腹可通便,逆时针摩腹可止泻。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小儿推拿的调理体系形成于明代,以《保婴神术按摩经》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为标志。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调理作用,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 推拿时,应按顺序依次操作,以免遗漏。应先轻手法,如推、揉、运等,后重手法,如掐、捏、拿等;先头面,次上肢,再下肢,后是胸腹腰背。小儿推拿所使用的穴位,根据其手法操作可分为直线、旋转及垂直方向,可根据操作方向来决定补泻原则。140505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