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康复护理:责任护士应利用鼓励、暗示、疏导的方法进行心理调节,最大限度调动病人的信心,使其康复有了信心,情绪逐渐好转。
软瘫期的康复护理:发病1~3周内,患者意识清楚或有轻度意识障碍,生命体征平稳,但患肢肌力,肌张力均很低,腱反射也低。康复护理措施目的是预防并发症以及继发性损害,同时为下一步功能训练做准备。①软瘫期良姿摆放:仰卧位时患者患侧肩胛下垫小枕,膝关节屈曲,足部避免被褥压迫,上肢外展,外旋,足底与床尾之间置一硬枕或穿布鞋,防止足下垂。健侧卧位时健侧在下,患侧上肢下垫枕头,患肩前屈90°肘关节伸展,腕、指关节均伸展放于枕上,患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另一枕上。患侧卧位时,患侧上脚前伸与躯干类夹角>90°,肘关节伸展,手指张开,掌心向上,健侧上肢放于身上或身后枕上,健腿屈曲向前,患侧下肢在后。②软瘫期内的被动活动:如病情稳定,在病后第3~4日起患肢所有的关节都应做全范围的关节被动运动,以防关节挛缩。③软瘫期的按摩:对患肢进行按摩可促进血流、淋巴回流,防止和减轻浮肿,有利于运动功能恢复。④软瘫期的主动活动:主要原则是利用躯干的活动以及各种手段,促使肩胛带和骨盆带的功能恢复。
痉挛期的康复护理:一般在软瘫期2~3周开始,肢体开始出现痉挛并逐渐加重。一般持续3个月左右,此期的康复护理目标是通过抗痉挛的姿势体位来预防挛模式和控制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①抗痉挛训练:a.卧位抗痉挛训练:采用Bobath式握手上举上肢,使患侧肩胛骨向前,患肘伸直。仰卧位时双腿屈曲,Bobath式握手抱住双膝,将头抬起,前后摆动使下肢更加屈曲。此外,还可以进行桥式运动,也有利于抑制下肢伸肌痉挛。b.被动活动肩关节和肩胛带:患者仰卧,以Bobath式握手用健手带动患手上举,伸直和加压患臂。可帮助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也可预防肩痛和肩关节挛缩。c.下肢控制能力训练:卧床期间进行下肢训练可以改善下肢控制能力,为以后行走训练做准备。②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a.坐位耐力训练:先从半坐位(约30°)开始,如患者能坚持30分钟并且无明显体位性低血压,则可逐渐增大角度(45°、°60°、90°),延长时间和增加次数,如患者在90°坐位坐30分钟,则可进行从床边坐起训练。b.卧位到床边坐起训练。 恢复期康复护理和训练:①平衡训练:坐位左右平衡训练;坐位前后平衡训练;坐到站起平衡训练;站立平衡训练;②步行训练:③上下楼梯训练;④上肢控制能力训练:包括臂、肘、腕、手的训练;⑤改善手功能训练:患手反复进行放开、抓物和取物品训练。纠正错误运动模式。
后遗症期的康复护理:①进行维持功能的各项训练。②加强健侧的训练,以增强其代偿能力。③指导正确使用辅助器,以补偿患肢的功能。④改善步态训练,主要是加强站立平衡,屈膝和踝背屈训练,同时进一步完善下肢的负重能力,提高步行效率。⑤对家庭环境做必要的改造。
言语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语言为了交流沟通,发病后应尽早开始语言训练,需与患者进行语言或非语言交流,注意心理疏导,增强其语言训练的信心。
摄食和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①摄食训练;②呼吸肌训练;③颈部旋转训练;④防止误咽训练。
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训练要与患者的功能活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紧密配合。
心理和情感障碍的康复护理:①心理和情感障碍产生的原因:对疾病的认识异常;抑郁状态;情感失控。②心理和情感障碍康复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运用心理疏导;认识行为干预:放松技巧,音乐疗法。
康复教育
对即将出院的患者进行康复教育,可促使患者自觉建立健康行为模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①教育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并持之以恒。②积极配合治疗原发病。③指导有规律的生活,合理饮食,睡眠充足,适当运动,劳逸结合。保持大便通畅,鼓励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自理。④指导患者修身养性,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⑤争取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朋友、同事、单位等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