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冬至吃什么?
苏南人对冬至的重视程度很高。由于苏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吴国的都城,吴国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袭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苏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遗俗,而每年冬至夜的“菜单”更是考究。
在古城苏州的大街小巷的超市内,冬酿酒堆得像座“小山”。一年只酿一次的冬酿酒,甘甜爽口。而用糯米粉制成的冬至团更是席间的必备点心。
“老苏州”们回到家,桌上摆好的“圆夜饭”不仅丰盛更是有“意思”,菜都换了雅名,“元宝”(蛋饺)、“团圆”(肉圆)、“扑扑腾”(鸡),“金链条”(粉条)、“吃有余”(鱼)等。
1、酒酿
冬至夜,冬酿酒,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古城苏州有句俗话:“冬至不喝冬酿酒是要冻一夜的。”这冬酿酒一年只酿造一次,是一种米酒,与桂花一同酿制而成。早在唐宋,古人的酒都是米酒、黄酒的雏形。江南苏州的桂花冬酿酒是留存到现在中国人古老与本真的酒味道。翻开典籍,桂花冬酿酒又称“三白酒”,即“以清泉水浸白糯米,以白面造麴酿成者”。
此酒只在每年冬至前酿造一次,味道甜淡,清香扑鼻。斟酒入杯,酒香渐渐泛起、然后扩散,最后满室皆是暖暖的甜甜的香气,让人不饮先醉。不过冬酿酒度很淡的,老少妇孺均能喝上两杯。
2、馄饨
据说,苏州人冬至还有吃馄饨的习俗。相传吴越春秋一宴上,美女西施就包了一种畚箕式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西施想:这昏君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混沌。”为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苏州人便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
古人有天圆地方之说,方方的馄饨皮代表地,中间包的馅就是天气,包在一起是“天地不分、天地相融”的“混沌世界”,冬至节人们吃“馄饨”,寓意吃掉“混沌世界”,还一个清平世界。
3、卤菜
过冬至,除了喝冬酿酒,苏州人另外一个习俗就是吃卤菜。过去民间有“有铜钱格吃一夜,呒不铜钱格冻一夜”的俗语。现在当然没有冻一夜,也不会真的吃一夜,但买点现成卤菜家里好好吃顿丰盛的团圆饭,还是很多苏州人家的习俗。所以苏城的卤菜店,无一例外会在冬至节前的一两天里,迎来生意最好的时候。
冬至夜吃的卤菜不要买得太早。卤菜一般只能保持两三天,放得时间太长,容易滋生细菌。临近冬至夜前买不迟。
4、冬至团
苏州人还有“冬至团”等说法,冬至团又称为“稻窠团”,在冬至日前一夜,磨粉为团,以肉糜、菜果、豆沙、萝卜丝为馅,祭祀并互相赠送。现在吴地农村仍有吃冬至团子的习俗。
自古太湖地区盛产稻米,用糯米粉制成各种糕团更是当地颇具特色和最常见的点心。圆圆的冬至团更是席间的必备点心,据说在苏州,一月元宵,二月二撑腰糕,三月青团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馅团子,六月二十四谢灶团,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团,九月初九重阳糕,十月萝卜团,十一月冬至团,十二月桂花猪油糖年糕,吃完十二道点心,新一年又来临。
5、羊肉
“冬至进补,春天打虎”,是广泛流传于吴地的民间俗语。苏州人从冬至这天起也开始启动大进补,也形成了秋后食羊肉的最高峰。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苏州人从冬至这天起也开始进补,所吃的正是驰名中外的吴中藏书羊肉。
羊肉是大温大热之物,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但不是人人都适合吃。凡有发热、牙痛、肺热、口舌生疮、咳吐黄痰等上火症状的人,都不宜食用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