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针灸甲乙经》:“大横,在腹哀下三寸,直脐旁,足太阴阴维之会,刺入七分,灸五壮。”
[别名]肾气,人横。
[穴名解]横,平线为横,谓旁侧也(《辞[文]源》)。穴在脐旁,横平4寸处。因平出脐[章]旁的距离较肓俞(平出脐旁0.5寸)、天[来]枢(平出脐旁2寸)等穴都大,故名大横。[自]
[位置]在腹中部,距脐4寸。(图8-9[湖]-8)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内斜肌→腹横[南]肌。浅层布有第9、10、11胸神经前支[长]的外侧皮支和胸腹壁静脉属支。深层有第9[沙]、10、11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及伴行的动[中]、静脉。
[取法]脐旁4寸处取穴。
[简易取法]仰卧位,由两乳头向下作与前[医]正中线的平行线,再由脐中央作一水平线,[康]三线之两个交点即是本穴。
[功用]温中散寒,通调腑气。
[主治]小腹痛,虚寒泻痢,大便秘结,善[复]悲。
[刺灸法]直刺0.7—1.2寸;艾炷灸[理]5—10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配穴举例]配天枢、足三里、上巨虚,治[疗]泄泻;配照海、支沟,治便秘。
[现代研究]针刺大横穴对肠功能障碍患者,可使肠功能正常化。对于急性胃肠炎的治疗有显著疗效。对于儿童肠道蛔虫治疗也有显著效果。临床观察,针刺1次排虫率为25.19%,2次排出者增加为42.5%,3次者增加53.3%,平均排虫为36.9%,针刺3次较针刺1次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