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学经络穴位知识 / 正文

调整经络可化解五志之偏(中医说的五志是什么意思)

过去较多强调对经络“外可度量”,而忽视了“切循”。经脉在体表和肌肉之间的缝隙,是可以被医生切循到的。正是这些缝隙连结、沟通人体的表里内外,运行人体气血津液,完成人体的营养、代谢、成长、衰退全过程。

经络的气化是指在经络系统中各种物质能量的转化,从而实现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存过程;是指阴阳的转化,由于阴中复有阴阳,阳中亦复有阴阳,故气化的层次不可穷尽,一切生理病理过程都是气化过程。在人体气化过程出现障碍的时候,在其经络中一定会出现异常。

经络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也是中医学的重[文]要理论基础。由于历史原因,经络医学被边[章]缘化、淡化,医生似乎掌握了一些腧穴的部[来]位、主治、操作就可以胜任针灸治疗工作了[自]。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了针灸学理论发展的滞[湖]后,极大地影响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其实,针灸是在临床实践中创立的治疗技术[南],在长期大量临床经验积累的同时,借助于[长]当时的文化、哲学思想成果,升华为经络理[沙]论。随后又经过临床实践的不断补充、修正[中],最后才创建了经络医学。从而对中医学、[医]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力。

追根溯源,针灸学并非是在实验室和解剖学[康]中获得的,而是产生于《黄帝内经》等经典[复]记载的经络医学理论中。笔者对经络理论的[理]认识过程大约经过了30年的时光,代价巨[疗]大。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发展针灸并不排斥[培]现代医学技术所取得的成就,但是寻找针灸[训]学的理论根基,必须“认祖寻根”,从传统[学]经典理论中解读经络的本质,构建现代的经[习]络医学。笔者在此想就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网]认识。

经络的结构与功能

《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文]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章]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来]皆络脉也。”经脉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自],只可看见络脉,那么经脉是不是就不能被[湖]我们认识了呢?

《灵枢·经脉》:“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南]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长]之。”这里的“肉”是广义的,泛指皮脉肉[沙]筋骨等有形组织;切循则指在体表切按、循[中]推;“分肉”泛指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包括[医]皮脉肉筋骨之间的间隙、各种组织膜间的空[康]隙、内脏分叶间的缝隙等,或许还包括组织[复]中的所有间隙。

我们过去较多强调了对经络“外可度量”,[理]而忽视了“切循”。经脉在体表和肌肉之间[疗]的缝隙,是可以被医生切循到的。正是这些[培]缝隙连结、沟通人体的表里内外,运行人体[训]气血津液,完成人体所有脏腑、器官、九窍[学]、组织(皮脉肉筋骨)的营养、代谢、成长[习]、衰退的全部过程。

分肉间及分肉的外周是经络的两类主要构成[网]内容,是经络气化的参与者,因此,经络是[文]控制、调节、平衡气血津液营养吸收代谢的[章]重要执行者。

经络是分肉的缝隙,但这缝隙的边缘(外围[来])必由各种皮脉肉筋骨的外膜围成,在膜的[自]深部还有皮脉肉筋骨的组织,由于分肉的缝[湖]隙有宽窄、浅深、大小(文献中用溪、沟、[南]池、海等字形容)的不同,故文献亦用井、[长]荥、输、经、合或出、溜、注、行、入来形[沙]容肘膝以下主要腧穴的经络气血运行特点。[中]

经络的气化和特点

解读经络,过去较多的只关注到经络的走向[医]以及经络连结脏腑、肢节的结构,说到气化[康]也多认为是脏腑的气化。实际上经络气化是[复]经络理论体系中更为重要的内容。

经络的气化是指在经络系统中各种物质能量[理]的转化,从而实现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存[疗]过程,主要是指阴阳的转化,由于阴中复有[培]阴阳,阳中亦复有阴阳,故气化的层次不可[训]穷尽,一切生理病理过程都是气化过程,在[学]人体气化过程出现障碍的时候,在其经络中[习]一定会出现异常。

如自然环境的变动,先天后天环境的差异,[网]社会环境的变动,人精神环境的变动,都需[文]要经络的参与、控制、调节,只有使经络气[章]血平衡才能使人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以下[来]主要从4个方面加以讨论。

经络承接、化解六气的变化和伤害

古人将自然环境的变化归纳为六气。六经外[自]接六气,内调脏腑,对人体发挥着“决死生[湖]、处百病、调虚实”的作用。如果六气太过[南]或不及,超过了六经的调节与平衡能力,人[长]体不能适应就要发生疾病,轻则经脉病,重[沙]则累及相应的脏腑发病。由此可知,六经必[中]须时常与六气相应,使人体与自然界保持协[医]调统一。

所谓化解是指经络通过对气血的控制、调节[康],使六气在一定限度内变化,不影响人体的[复]正常生理过程,此时虽有经络异常出现,但[理]人体并无明显不适。运用经络调整可以起到[疗]“未病先治”的积极作用。具体到六经的功[培]能与作用,分述如下。

(1)太阴经 含手足太阴经,为阴分之表,专主在里之出[训],有利水化湿,行气调气的功能。太阴经对[学]外接纳湿气的影响,对内控制水湿的代谢。[习]这一过程的完成不仅需要脾气运化,还要靠[网]肺气的调节。因此凡见诸湿肿满、气机失畅[文],调之太阴皆可取效。例如,临床遇到喘咳[章]胸满,足附肿胀的病症,笔者选用手足太阴[来]的尺泽、阴陵泉,以行气化湿,常能取得很[自]好的效果。

(2)少阴经 含手足少阴经,为阴分之中,专主阴分之出[湖]入转枢,有泻火清心,疏通阴络的功能。少[南]阴经对外承接热气的影响,对内透发络脉闭[长]阻。因此凡见热邪内闭、疮疖火毒或心络脑[沙]络郁滞,可调手足少阴经。临床上笔者常用[中]通里、照海治疗少阴络脉郁滞的失语症。

(3)厥阴经 含手足厥阴经,为阴分之里,专主在里之入[医],有育阴安神,养血调经的功能。厥阴经对[康]外承受风气的作用,对内有疏风、熄风的功[复]能。凡见风邪客络、风动伤阴诸证,可选厥[理]阴经治疗。临床上笔者常用内关、蠡沟治疗[疗]更年期综合征,用大陵、行间治疗阴血郁滞[培]的失眠症,常能获效。

(4)太阳经 含手足太阳经,为三阳之表,专主宣发、行[训]阳,有温阳解表,升阳散寒的功能。大阳经[学]对外抵御寒邪入客,对内行阳化气。凡见寒[习]邪袭表,阳微气化失常的病证,皆可取太阳[网]经治之。临床上常用京骨、束骨治疗项背强[文]痛,回顾不能,包括一部分颈椎病患者,亦[章]可取效。

(5)阳明经 含手足阳明经,为三阳之里,专主在里之阳[来],有腐化水谷、传导糟粕,维养胃气,温煦[自]肌肤的功能。阳明经对外承受燥气的影响,[湖]对内调节燥与湿的平衡,凡见腐化失常,传[南]导失度,肌肤枯萎皆可取之阳明经。临床上[长]常用手三里、足三里治疗慢性消化不良、慢[沙]性结肠炎等顽症,常能获效。

(6)少阳经 含手足少阳经,为阳分之半表半里,专主筋[中]骨,募原之间,有清泄、疏解的作用。少阳[医]经对外承接火气的影响,对内平复肝胆相火[康]之升越,调理少阳之郁结。凡见火热之邪上[复]逆,少阳失于疏泄之头痛,目眩,胸胁胀满[理],便秘等诸种郁结之证,均可取少阳经治疗[疗]。临床上笔者常用外关、足临泣清泄少阳风[培]热,用支沟、阳陵泉疏解少阳郁症,每每奏[训]效。

调节脏腑及器官失衡导致的疾病

脏腑包括眼、耳、鼻、舌、口、二阴等九窍[学]及其他功能结构相对独立的器官。由于先天[习]缺陷或后天失养,或自然、社会等因素引起[网]的虚实状态,并累及或传变相关脏腑,出现[文]的诸多病症,都会在经络上反应出来,并能[章]通过调整经络的方法,使其缓解或恢复正常[来]。在《素问》的灵兰秘典论、六节藏象、五[自]脏生成、五脏别论等篇章中有集中的论述。[湖]

(1)心与小肠

《素问·灵兰秘典》曰:“心者,君主之官[南]也,神明出焉。”心主血脉,对精神意识思[长]维活动具有主导作用。手少阴经为本藏的主[沙]管经脉,并通过本经分别与手太阳经、小肠[中],足少阴经、肾直接联系。在病理上,还分[医]别与手厥阴经、手太阴经、足太阴经等有某[康]些特定的联系途径。

如:心气虚常选用神门、少海调之;心火炽[复]盛或浮火上越常选用少府、少海或加手太阳[理]经的少泽治之;心阳不足者可选用神门、太[疗]溪、复溜调之。

且小肠承接经过胃初步消化的营养物,进一[培]步分解转化为更精微的物质供人体吸收,功[训]能上与心密切相关,大多以手少阴心经为主[学]调理经络。

(2)肝与胆

《素问·灵兰秘典》曰:“肝者,将军之官[习],谋虑出焉。”意为肝具有解毒、疏导、调[网]度气血平衡的重要作用,有藏血、主筋的功[文]能。足厥阴经为本藏的主管经脉,并通过本[章]经分别与足少阳经、胆,手厥阴经、心包直[来]接联系。在病理上,还分别与足少阴经、足[自]太阴经、冲脉、任脉等有某些特定的联系途[湖]径。

如:肝阴不足,常选用曲泉、太冲、曲泽治[南]之;肝气郁结或郁热选用足少阳经的支沟、[长]阳陵泉疏解,或取外关、足临泣治之。

胆在六腑中是一个特殊的腑,《素问·五脏[沙]别论》谓之奇恒之府,与脑、髓、骨、脉、[中]胆、女子胞并列,皆为地气之所生,藏而不[医]泻。有关本腑的功能理论,还有待进一步解[康]读研究。

(3)脾与胃

《素问·灵兰秘典》曰:“脾胃者,仓廪之[复]官,五味出焉。”意为脾胃配合,是人体一[理]切营养的总来源。另外,脾还有统血、主一[疗]身肌肉的功能。足太阴经为本藏的主管经脉[培],并通过本经分别与足阳明经、胃,手太阴[训]经、肺直接联系。在病理上,还分别与足少[学]阴经、足厥阴经、任脉等有某些特定的联系[习]途径。

如:脾虚选用太白、阴陵泉调之;脾湿常用[网]阴陵泉、尺泽调之;脾胃不适选用手足三里[文]治之;脾虚寒证取太白、太溪、建里、气海[章]治之等。

胃病在实证、热证时常用曲池、足三里、中[来]脘、内庭治之;在虚证、寒证时则选取太白[自]、大都、隐白、天枢等腧穴治之。

(4)肺与大肠

《素问·灵兰秘典》曰:“肺者,相傅之官[湖],治节出焉。”意为肺辅助心对人体各种节[南]律和调节有重要的主宰作用,主一身之气。[长]手太阴经为本藏的主管经脉,并通过本经分[沙]别与手阳明经、大肠(含食管),足太阴经[中]、脾直接联系。在病理上,还分别与手少阴[医]经、手厥阴经、任脉等有某些特定的联系途[康]径。

如:肺气虚常取尺泽、太渊补之;肺热常取[复]尺泽、鱼际清之或曲池、列缺清之;肺脾两[理]虚者,常取太渊、太白治之。

大肠除了特指消化道远端(包括盲肠、结肠[疗]、直肠外,还包括食管段,此点另以专文讨[培]论)。大肠的病症大多与手太阴经有关联。[训]同样手阳明经亦可调理手太阴经及肺的许多[学]病症。

(5)肾与膀胱

《素问·灵兰秘典》曰:“肾者,作强之官[习],伎巧出焉。”意为肾有激发超常生理功能[网]的作用,在生命的进行中,能产生奇异的维[文]护保卫人体的作用,人体的免疫、特异功能[章]都与肾有关。

肾藏精主骨生髓,对人的寿命有重要影响。[来]足少阴经为本藏的主管经脉,并通过本经分[自]别与足太阳经、膀胱,手少阴经、心直接联[湖]系。在病理上,还分别与足太阴经、足厥阴[南]经、督脉、冲脉等有某些特定的联系途径。[长]

如:肾虚常选用阴谷、太溪、复溜调之;肾[沙]为寒湿瘀阻常用肾俞、次髎、委中等穴治之[中]

膀胱在六腑中亦属于一个特殊的腑,《素问[医]·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康]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此处要注意经[复]文中的“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这几[理]个字,说明膀胱经对人体津液、体液的运行[疗]和代谢有重要调节作用,膀胱借助肾阳、命[培]门之火与三焦腑共同对人体的津液布化、排[训]出发挥决定性的调节作用。

(6)心包与三焦

《素问·灵兰秘典》曰:“膻中者,臣使之[学]官,喜乐出焉。”心包亦称膻中,此处强调[习]了心包的位置。意为心包是附属于心的一个[网]脏,它执行心的一些功能,对人的情志舒缓[文]、紧张有重要影响。手厥阴经为本藏的主管[章]经脉,并通过本经分别与手少阳经、三焦,[来]足厥阴经、肝有直接联系。在病理上,还分[自]别与手少阴经、手太阴经、阴维脉等有某些[湖]特定的联系途径。

如:心包郁热,常用曲泽、大陵、劳宫治之[南];手足厥阴经郁、瘀时常用大陵、行间治之[长]

三焦腑也是一个更为特殊的大腑,历代文献[沙]对其都有研究论述,争辩不已。《素问·灵[中]兰秘典论》记载:“三焦者,决渎之官,水[医]道出焉。”意为三焦是人体最广泛的体液流[康]通网络通道系统。

以上讨论了脏腑经络不可分割的关系,从中[复]已经显示出手足十二经、奇经八脉对脏腑生[理]理、病理、诊断、治疗的重要价值。除此外[疗],表里经、同名经、生克经的理论更具临床[培]意义,在此简略讨论如下。

一是表里经。凡表里经连接的脏和腑,体内[训]位置上都有明显的临近性:肝和胆皆在右胁[学]下;心与小肠皆在横膈上下;脾胃均在腹部[习];肾与膀胱皆在腰部、盆腔中;肺与大肠在[网]胸部,部分大肠在腹部(关于大肠的称谓和[文]位置另文讨论);心包与三焦主全身气血的[章]运行和布化,功能上不能分离。

表里经所联系的脏与腑大多在营血供应、代[来]谢排出方面具有共用或并行的结构。因此,[自]在诊断治疗上,表里经理论都具有重要指导[湖]意义。针灸临床上选经配穴理论中“阴病取[南]阳、阳病取阴、阴阳经并取”的治则就是据[长]此建立的。

二是同名经。同名经是根据阴阳理论结合脏[沙]腑的生理、病理总结归纳出来的;概括了手[中]足两经连接延续的特点,从而显示出所归属[医]的两脏或两腑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上[康]的密切关系。针灸临床中,大量的同名经配[复]穴组合就是据此理论建立的。

三是相生相克经。根据脏腑五行属性,在一[理]定条件下,经络依其所属脏腑也能产生“有[疗]益”或“制约”的治疗作用,五输穴及其选[培]经配穴就是据此理论建立的。后世建立的子[训]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等也与此有关,只是[学]后者突出了时间对脏腑、对疾病、对治疗的[习]决定性作用,这里不做讨论。

疏解、控制情志病

人之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本是正常的情[网]志变化。七情在正常范围内是“神明”对社[文]会自然环境中各种刺激的自然反应。是保护[章]人体“神明”功能的重要途径。因此,人应[来]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当忧则忧,当思则思[自],当悲则悲,当恐则恐,使神明维持在正常[湖]水平之中。过度的情志刺激(未加控制)或[南]抑制(过度控制)都会伤及神明进而伤害相[长]关脏腑。

如:喜(笑)——适则心缓而宁静,过则心[沙]散而神伤;怒(恼)——适则肝利而疏,过[中]则肝郁而结,或肝气上逆;忧(思)——适[医]则脾运畅而养五脏,过则脾滞而结;悲(哭[康])——适则肺气畅达,气机通,过则肺气伤[复],气息不足,少气无力;恐(惊)——适则[理]肾气聚集、警惕、机敏,过则肾气散,神乱[疗],惊恐不宁。《素问·灵兰秘典》曰:“主[培]不明则十二官危”,说明七情之害,不仅是[训]情志病发生的原因,也是诸脏腑病(包括现[学]代疾病如免疫力低下、过敏、血液病、肝胆[习]病、心脑病、肿瘤等)产生的重要原因。

通过调控、疏解相关经络,可以有效改善缓[网]解情志病症。如:通过调整经络,可以治疗[文]情志过度的喜则气缓(临床表现为懒言、少[章]动、无力等);怒则气上(临床表现为头痛[来]、头昏、暴躁等);忧(思)则气结(临床[自]表现为抑郁、孤独等);悲则气消(临床表[湖]现为气短、少气、溲频等);恐则气下(临[南]床表现为二便失控、心神不宁等);惊则气[长]乱(临床表现为心中不安、躁动烦乱)。临[沙]床上,根据所伤脏腑和经脉分别选取相关背[中]俞穴、腹部募穴及合、原等腧穴治之。

情志病的治疗为临床针灸治疗的研究留下了[医]很大的研究空间,今后应该以此为课题进行[康]深入研究,发挥针灸应有的治疗功效。

调整经络可化解五志之偏

五脏藏五志,五志不畅,郁而化火,为湿为[复]痰,为饮为毒。调整经络可化解清除五志之[理]偏,治疗由此引发的多种顽症怪病。

五志分为神、魂、魄、意、志,五者之中心[疗]神为首,为君主之官,此五者与七情密切相[培]关,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潜意识、性格,分[训]别与五脏相通、相连、相生、相克。五志与[学]五脏之间的关系如下:

神——心之所藏,神之所居。可识事物、析[习]利害、辨真伪、调气血,伤则神识不明;魂[网]——肝之所藏,辨正邪,清邪毒,调血脉,[文]伤则暴怒不安。魄——肺之所藏,气之所宗[章],调气机,和气血,调一身之气,伤则不耐[来]久,失恒持。意——脾之所藏,积知识,守[自]记忆,伤则意散茫然;志——肾之所藏,作[湖]强之官,掌应变,激发力,抗暴力,伤则不[南]明不用。五志伤则郁、火、痰湿、水毒皆可[长]内生外客,百病皆至。

七情和五志是造成现代许多多发病的重要原[沙]因,其中五志比七情对人体的伤害更深更重[中]。五志异常,多与人的遗传、性格、生活环[医]境有关,诸多精神病、情志病以及诸多脏腑[康]病、代谢病及各种不明原因疾病如:微量元[复]素缺少(过多)、脂肪代谢障碍、内分泌紊[理]乱、血液病、神经元病、过敏性疾病、免疫[疗]功能低下(缺失)、癌症、白发、脱发,除[培]了先天性(遗传)外,大多属于情志所致,[训]与五志伤害关系密切。

对此,根据临床症候和经络诊察,可分别选[学]择相关经络、腧穴治疗,对缓解疾病症候有[习]一定的效果,是今后针灸学要深入研究的重[网]大课题。

总之,经络是全部中医学术体系的纲领性理论,在《内经》中占70%以上的篇幅。不系统学习理解并运用它很难真正传承中医学术。以上对经络的认识和研究,仅仅是开始,要正确理解并掌握经络理论的奥秘,必须探寻经络的本源含义,在经典中医理论中找寻古人对经络气化功能及其解剖结构的认识过程。因此笔者认为“认祖寻根”是培育、构建经络医学理论的源泉和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

@长沙湖湘杏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04542号-2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技能证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