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学针灸入门先学什么 / 正文

针灸深度角度方向_补和泻(针灸时的补与泻方法)

补或泻,是中医学施治的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正治的常法。

很多人以为,补或泻只是药物治疗的法则,其实,药物与针灸治病采用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施治原则是一致的。针灸时施用补泻手法的准则,必须建立在明确的辨证施治前提下,离开这个准则而抽象地谈补泻,是不现实的。

针灸是一种治疗手段,是促使疾病向痊愈方[文]向转化的重要外在因素。但要达到补虚泻实[章]的治疗目的,还必须通过脏腑的气化功能([来]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合理的补泻手法[自],除了根据不同病情、体质、年龄、情志、[湖]气候、环境等因素外,还要密切注意补虚泻[南]实的原则和当前的病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长]践证明,补或泻刺法过之(过量手法)或不[沙]及(不足量手法),均可导致失效,甚至引[中]起病情恶化,这样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

针灸是通过针刺的手法来达到补虚泻实目的[医]的。《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虚实之要[康],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补法[复],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理]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是泛指能疏泻病邪,[疗]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古代医家在[培]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不少的[训]针刺补泻手法。

补法用于各种虚证。捻转角度小,用力轻,[学]频率慢,时间短,大拇指向前,食指向后;[习]提插时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网]慢,时间短,以下插为主;进针慢,出针快[文];针尖随经脉循行方向,顺经而刺;患者呼[章]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出针后按闭针孔。[来]这些都是对患者进行补法针刺时需要注意的[自]

泻法适用于各种实证。捻转角度大,用力重[湖],频率快,时间长,大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南];提插时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长]率快,时间长,以上提为主;进针快而出针[沙]要慢;针尖应迎着经脉循行方向,逆经而刺[中];患者呼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出针时不[医]必按闭针孔,还可以摇大针孔。这些操作手[康]法对实证患者有着很好的疗效。

还有两种特殊的复式补泻方法--烧天火和[复]透心凉,因为操作比较复杂而临床应用较少[理]

另外,对于虚实不太显著或虚实兼有的病证[疗],临床上多采用平补平泻,针灸得气后施用[培]均匀的提插捻转手法即可。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昏迷等),患者不能[训]配合治疗,操作者必须细致观察客观指征,[学]以疗效为主要依据。正如《灵枢·小针解第[习]三》指出:“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言补者[网]必若有所得也,泻则恍然若有所失也。”

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是指毫针刺入皮[文]下后的具体操作要求。在针刺操作过程中,[章]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是获得[来]针感、施行补泻、发挥针刺效应、提高针治[自]疗效、防止针刺意外发生的重要环节。取穴[湖]的正确性,不仅指其皮肤表面的位置,还必[南]须与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结合起来[长],才能发挥腧穴的治疗作用。因此,不能简[沙]单地将腧穴看作是一个小点,而应有一个立[中]体的腧穴概念。临床上针刺同一个腧穴,如[医]果角度,方向和深度不同,那么刺达的组织[康]结构、产生的针刺感应和治疗的效果,都会[复]有一定的差异。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针刺操[理]作的熟练程度,是与其能否恰当地掌握好针[疗]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密切相关的。临证时[培]所取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主要根据施[训]术部位、治疗需要、患者体质体形等具体情[学]况,灵活掌握。

一.针刺的角度针刺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习]与皮肤表面所构成的夹角。其角度的大小,[网]应根据腧穴部位、病性病位、手法要求等特[文]点而定。针刺角度一般分为直刺、斜刺、平[章]刺三类。

1.直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垂[来]直刺入腧穴。直刺法适用于针刺大部分腧穴[自],尤其是肌肉丰厚部的腧穴。

2.斜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角左右[湖],倾斜刺入腧穴。斜刺法适用于针刺皮肉较[南]为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长]刺的腧穴和在关节部的腧穴,在施用某种行[沙]气、调气手法时,亦常用斜刺法

3.平刺又称横刺、沿皮刺,即针身与皮肤[中]表面呈15^角左右,横向刺入腧穴,平刺[医]法适用于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如头皮部、颜[康]面部、胸骨部腧穴,透穴刺法中的横透法和[复]头皮针法、腕踝针法,都用平刺法。

二.针刺的方向针刺方向,是指进针时和进[理]针后针尖所朝的方向,简称针向。针刺方向[疗],一般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分布部位和[培]所要求达到的组织结构等情况而定。针刺方[训]向虽与针刺角度相关,如头面部腧穴多用平[学]刺,颈项,咽喉部腧穴多用横刺,胸部正中[习]线腧穴多用平刺,侧胸部腧穴多用斜刺,腹[网]部腧穴多用直刺,腰背部腧穴多用斜刺或直[文]刺,四肢部腧穴一般多用直刺等。但进计角[章]度主要以穴位所在部位的特点为准,而针刺[来]方向则是根据不同病症治疗的需要而定。仅[自]以颊车穴为例,若用作治疗颔病、颊痛、口[湖]噤不开等症时,针尖朝向颞部斜刺,使针感[南]放射至整个颊部;当治疗面瘫、口眼歪斜时[长],针尖向口吻横刺;而治疗痄腮时,针尖向[沙]腮腺部斜刺;但治疗牙痛时则用直刺。

三.针刺的深度针刺深度,是指针身刺人喻[中]穴皮肉的深浅。掌握针刺的深度,应以既要[医]有针下气至感觉,又不伤及组织器官为原则[康]。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在临床实际操作时[复],还必须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腧[理]穴部位、经脉循行深浅、季节时令、医者针[疗]法经验和得气的需要等诸多因素作综合考虑[培],灵活掌握。正如《素问·刺要论》指出:[训]“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深浅不得,反[学]为大贼”,强调针刺的深度必须适当。怎样[习]正确掌握针刺深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网]

1.年龄《灵枢·逆顺肥瘦》说:“婴儿、[文]瘦人,浅而疾之;壮士、肥人,深而留之”[章];老年体弱,气血衰退;小儿娇嫩,稚阴稚[来]阳,均不宜深刺。青壮之龄,血气方刚,可[自]适当深之。

2.体度患者的体质、体形,有肥瘦、强弱[湖]之分。《素问·三部九候论》云:“必先度[南]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张志聪亦[长]说:“知形之肥瘦,则知用针之深浅”。可[沙]见,对形瘦体弱者,宜相应浅刺;形盛体强[中]者,可适当深刺。

3.部位凡头面和胸背部腧穴针刺宜浅,四[医]肢和臀腹部腧穴针刺可适当深刺。

4.经络经络在人体的分布和属性是有深有[康]浅,属阴属阳之不同。古代文献认为经脉较[复]深,刺经可深,络脉较浅,刺络宜浅;阳经[理]属表宜浅刺,阴经属里宜深刺。如《灵枢·[疗]阴阳清浊》所云:“刺阴者,深而留之;刺[培]阳者,浅而疾之”。大凡循行于肘臂、腿膝[训]部位的经脉较深,故刺之宜深;循行于腕踝[学]、指蹠部位的经脉较浅,故刺之应浅。

5.病情《灵枢·卫气失常》指出:“夫病[习]变化,浮沉深浅,不可胜穷,各在其处。病[网]间者浅之,甚者深之,间者小之,甚者众之[文],随变而调气”,《灵枢·终始》亦说:“[章]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来]之,使精气无泻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自]”,说明针刺深浅必须根据病性病机辨证而[湖]施。

6.手法《医学人门》云:“补则从卫取气[南],宜轻浅而针,从其卫气随之于后而济其虚[长]也;泻则从荣弃置其气,宜重深而刺,取其[沙]荣气迎之于前而泻夺其实也”,《难经》指[中]出:“刺营无伤卫,刺卫无伤营”,均说明[医]针刺手法中的深浅要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康]如当深反浅,则未及于营而反伤于卫;当浅[复]反深,则诛伐太过而损及于荣。

7.时令人体与时令息息相关,针刺必须因[理]时而异,《素问·诊要经终论》说:“春夏[疗]秋冬,各有所制”。在针刺深度上既要根据[培]病情,又要结合时令。《灵枢·本输》说:[训]“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学],间者浅取之;夏取诸输孙络肌肉皮肤之上[习];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冬取诸井诸输之分[网],欲深而留之”。一般认为春夏宜浅刺,秋[文]冬宜深刺,这个规律是根据《难经》所说的[章]“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来]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自]当深取之”。如果不按时令规律,那么就要[湖]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指出的“凡此四[南]时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从也。反之,则[长]生乱气相淫病焉”。

8.针感施针时针下痠麻胀重感应大、出现快的,以及精神紧张、俱怕针刺的患者,针刺应当浅些;感应迟饨或感应小的患者,针刺应当深些。正如《针灸大成》所说:“凡刺浅深,惊针则止”,意思是说针刺深浅从针感来讲,以得气为度。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这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般而言、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平刺。对延髓部、眼区、胸腹、背腰部的腧穴,由于穴位所在处有重要脏腑、器官,更要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以防针刺意外的发生。

相关文章

@长沙湖湘杏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04542号-2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技能证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