旴江医学针灸学术思想探究
旴江流域位于江西省抚州地区, 具有丰厚的历 史文化底蕴, 千百年来一直享有“文化之邦” 的盛 誉。旴江流域的独特秀丽山水养育了众多历史名 人, 也孕育了众多赣东名医, 旴江医学源远流长 [1 ] 。
旴江医学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并与安徽 “新安医学” 、 江苏“孟河医学” 和广东“岭南医学” 齐名。旴江医学理论渊博, 实践经验丰富, 针灸学是 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黄帝内经》 特别是《灵 枢》 肇始, 各代医家对针灸学的发展和应用起着具 大推动作用, 在国内甚至国际影响深远。自宋代开 始, 针灸学已在旴江医学中显露头角, 出现具有代表 性的江西针灸流派— — —席弘针灸流派, 其学术思想 和临床经验独树一帜, 为针灸学的继承和发展做出 重大贡献 [2 ] 。
旴江医家在临床各科均有重要贡献, 针灸学是 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旴江针灸具有其独特之处, 为 后世临床及教学中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3 ] 。旴江地 区有席弘、 陈自明、 危亦林、 龚廷贤、 李梴等诸多著名 医家, 各家针灸学术及临床经验极为丰富。其中,[文] 较 多医家重视灸疗, 这与当时重视针刺轻视灸疗的医 疗状况相互补充 [3 ] 。
1. 医家席弘。为南宋时期著名针灸学家, 是旴 江医学中的重要人物, 堪称江西针灸学派的鼻祖。 席弘学派及其著作在针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章], 其针 灸学术思想独具特色, 且一直被医学界沿袭。其著 作颇多, 如《席弘赋》 、 《补泻雪心歌》 、 《天元太乙 歌》 和 《神应经》 等 , 《神应经》 尤其反映其学术思 想 [4 ] 。其中 , 《席弘赋》 思想创新, 内容丰富, 针法精 当, 取穴精确, 辨证施治赋文言简意赅, 意义博大精 深。全文仅 61 句, 854 字, 主要包括补泻针法和针 灸配穴两方面内容, 并对临床选穴、 配穴和经外奇穴 的使用具有较为详实的介绍 [2 ] 。席弘派对针刺手 法的研究较多, 其中捻转补泻手法在现代临床中仍 广泛应用。如所载“凡欲行针须审穴, 要明补泻迎 随诀, 胸背左右不相同, 呼吸阴阳男女别” , “补自卯 南转针高, 泻从卯北莫辞劳” , “逼针泻气令须吸, 若 补随呼气自调” 等。席弘注重足三里穴在疾病治疗 中的应用, 强调 “治病必求于本” , 以后天补养先天, 如 “虚喘须寻足三里” , 以后天之气充实气血之源。 席弘对于疾病注重辨证求本, 强调遵循病机变化, 且 对穴性穴位探究较深。
2. 医家李梴。为明代旴江名家。他认为取穴应[来] 分主次, 强调用穴宜精简, 且认为针刺手法尤为重 要。在疾病诊治过程中, 较为重视辨证论治, 将腧穴 功能与补泻手法有机结合, 极大地提高临床疗效。 其 “杂病穴法歌” 及专论刺法补泻的“南丰李氏补 泻” 广为流传, 影响深远 [4 ] 。《医学入门》 云 : “补则 从卫取气, 宜轻浅而针, 从其卫气随之于后, 而济益 其虚也; 泻则从营弃置其气, 宜重深而刺, 取其营气 迎之于前, 而泻夺其实也。然补之不可使太实, 泻之 不可使反虚, 皆欲以平为期耳。 ” 除此之外, 亦极为 重视灸法, 认为灸法是针药的有益补充, 提出 : “病 药之不及, 针之不到, 必须灸之。 ” 同时, 对灸法的功 效进行精确阐述 , “虚者灸之, 使火气以助元阳也; 实者灸之, 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 寒者灸之, 使其 气复温也; 热者灸之, 引郁热之气外发; 火就燥之义 也。 ” 重视温灸以保元气, 如“人常依法熏蒸, 则荣卫 调和, 安定魂魄, 寒暑不侵, 身体可健, 其中有神妙也 ……凡用此灸, 百病顿除, 益气延年” [5 ] 。
3. 医家龚廷贤。为明代旴江名医, 对于熏脐、 蒸 脐、 温脐等外治法均有深入研究。对肚脐周围的[自]神 阙、 气海和关元等穴采用“温脐疗法” , 以熏、 蒸、 灸、 熨、 药物敷贴等方法治疗神经系统及泌尿生殖系[湖]统 等方面的疾病 。《万病回春·补益》 中对灸疗的操 作方法、 作用机制、 适应证、 灸后调养等进行详细论 述 。《寿世保元》 记载灸法所治的病证涉及内科、 外 科、 妇科和儿科等临床各科。认为“灸法虽有劫[南]病 之功, 但取其素所试验者集为一处。凡病有宜灸者[长], 可依法灸之, 必奏效矣” [6 ] 。医家龚廷贤认为艾灸 可用于急救, 如 “急救百会穴, 艾灸三壮立苏” , 既能 开窍醒神, 又可回阳救逆。并认为艾灸可强壮保健, 补虚益寿, 如隔药灸结合灸疗与药物治疗的协同作 用, 可达保健之效。
4. 医家龚居中。堪称治疗“痨瘵” 专家, 所著 《红炉点雪》 是一本肺痨证治专著, 对于痰火之证颇 具体会, 其重视针灸、 气功等疗法的综合运用, 并强 调灸法对痰火病的治疗。认为凡病之沉痼,[沙] 欲除其 病根, 非药力所能及, 必借火力以拔之, 非针灸不解。 “痰病得火而解者, 以热则气行, 津液流通故也” [7 ] , 通过灸治, 以流通津液, 增强体质, 达到治疗目的。 “灸法去病之功, 难以枚举。凡寒热虚实, 轻重远 近, 无往不宜” [7 ] 。灸法适用范围扩大到一切虚实 寒热之证, 打破传统灸法的治疗禁忌。同时, 龚居中 对灸疗的剂量提出新的见解, 认为灸疗的剂量应根 据患者病情、 体质及所灸部位以选择合适的灸 量 [2 ] , 既要满灸足灸以免邪气滞留而正气不复, 又 不可施灸过量以免耗气伤阴。龚居中对穴位[中]定位进 行精准描述, 并强调 : “凡点穴法, 皆要平正, 四体无 使歪斜, 灸时恐穴不正, 徒坏好肉尔。若坐点则坐灸, 卧卧灸, 立点则立灸, 反此, 一动则不得真穴矣” [ 7 ] 。
5. 医家陈自明。是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妇产科[医] 专家, 精通内科、 外科、 妇科和儿科等。代表著作有 《妇人大全良方》 和《外科精要》 。强调治病应注重 整体观念, 同时结合针刺、 艾灸、 涤、 敷贴等外治疗 法。其在临床上治疗外科疾病时, 重视针灸与药物 相结合, 认为 “内服汤药把定脏腑” , 而“外施针灸, 以泄毒气” , 并强调尽早使用针灸。如提出 : “疮疡 之症……苟或毒气郁结, 瘀血凝滞, 轻者药可解散, 重者药无全功, 是以灼艾之功为大” [8 ] 。《外科精 要》 提出针法泄毒的原则和方法 : “痈成脓则宜针。 其针当以……疽成脓则宜烙, 用银篦大寸许, 长六 寸, 烧赤频烙患处, 以脓出为效。 ” 指出痈疽初起可 用艾灸, 温养气血, 活血化瘀, 使毒外泄, 以达到消散 疮毒之目的 [9 ] 。并认为痈疽之症均可用灸法, 且不 论早期或后期, 脓成与否, 是否溃烂, 均可施之。 “痈疽初作, 便宜灼艾” [8 ] 。
6. 医家龚信。其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为《古今[康] 医鉴》 , 其集前人外治经验, 独具特色。尤为强调整 体观念, 提出移热治疗, 并擅用熏法, 同时对施灸工 具进行大胆创新, 提出以铜钱替代传统灸疗器具, 如 今所沿用的温灸杯、 温灸筒等各种灸疗器具等均出 自其灸疗模型 [10 ] 。
旴江医家学术博大精深, 其中针灸的历史地位 及贡献是其重要内容。但是由于近年来缺少[复]系统研 究整理工作, 以致旴江医学鲜为人知。为此, 作为现 代中医药工作者, 应在名老中医传统精髓的指引下, 深入研究、 挖掘“旴江医学” 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 验, 传承旴江医家针灸之精要, 宏扬地方医学文化特 色, 将其继承创新, 发扬光大。
来源: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作者:鹿秀云 唐娜娜 颜志浪 赵蕾 康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