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知识大全 / 正文

温州5000万元游资北方炒大蒜_国内(温州人炒大蒜)

□在高涨的炒蒜热情中,出现了“装卸工炒蒜赚足百万”的造富神话。

□晨报记者周凯实习生陈琪儿

股市中盛行的“题材炒作”出现在菜市场上——最近几个月,小小的蒜头被传“能抗甲流”,其价格走出一波暴涨行情。在这令人眩目的财富神话中,裹挟5000万元游资的温州商人再次成为焦点。大蒜遭恶炒,这是一个单纯的个案,还是通胀的前兆?业内专家对此意见不一。

已涨10多倍,还有人看涨

最近,全国不少地方掀起一股“大蒜热”,大量游资聚集到大蒜的两个主要生产地:河南和山东。一名在山东金乡做了20多年大蒜生意的孙老板告诉晨报记者:“我是在每斤0.28元时开始收购大蒜,现在涨到了每斤3.7元左右。”这位老板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在重庆盘溪市场做了十多年大蒜生意的徐老板则向媒体表示:“我前几天才从河南和山东拉了300万元的大蒜,没几天就卖完了,大约赚了150万元。”他告诉记者,这种收益还不算最高的,还有人买了300万元的大蒜赚了300万元。大蒜卖得这么好,在他有生之年还是头一遭见到。在高涨的炒蒜热情中,甚至出现“装卸工转行炒蒜赚足百万”的造富神话。

昨日,记者以买家的身份致电山东金乡几位蒜老板获悉,最近几天,大蒜价格略有下跌,跌幅在0.1元至0.3元之间。尽管如此,金乡的孙老板并不担心。他说:“几年前炒大姜,从每斤1.2元炒到了14元,现在蒜价才刚过3元,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我的一个客人,刚在我这里买了600多吨大蒜,打算赚够150万元就放掉。”同样来自山东金乡的杨老板则对未来大蒜的行情谨慎很多:“现在炒大蒜风险太大,也赚不了多少。”温州游资:

“炒蒜”很热但不及“炒煤”

在“大蒜热”的背后,人们再次看到温州商人熟悉的身影。有关媒体引述业内人士的说法称:“目前有5000万元温州游资进入北方大蒜市场,投资人来自各行各业,例如皮鞋、五金、房地产等。”

“做大蒜生意能赚钱,温州商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根据该会调查,目前有5000万元温州游资进入北方市场买蒜卖蒜,“现在大蒜甚至成了礼品。几天前,一位温州朋友送了我一份礼物,就是一盒大蒜胶囊。”

周德文还说:“温州人做大蒜生意以前就有,只是因为最近流感爆发,而且大蒜属于健康食品,前景非常看好,所以才会突然热起来,但是投资规模没有之前的山西煤矿那么大。”

现在大蒜的价格已经很高,下一步,温州商人会改变投资方向吗?周德文先生表示:“基本上是跟着市场走,哪里有利润,就投哪里。”行家分析:

是否通胀前奏引发争论

针对这一现象,财经评论人士牛刀在网络上发表博客称:恶炒大蒜是恶性通胀的前奏。他在文中指出,大蒜价格上涨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是“即将发生通胀”的先兆。接下来,关系到民生的商品价格会接连暴涨,比如大米、猪肉价格等。他认为,这是资产价格全面暴涨后,新一轮商品价格的暴涨。

上海金融学院副院长贺瑛认为,炒大蒜和恶性通胀并没有直接关系,“‘炒蒜’体现的是商人趋利的本性。愈演愈烈的流感让很多商人意识到了大蒜的药用食补价值。”此外,由于今年入冬早,影响了大蒜的产量,这些因素导致商人炒蒜有利可图,但是大蒜价格的暴涨只是暂时的。

“投机和炒作,是形成通胀的一个原因。从供求关系来看,如果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一个缺口,可能之前只是一个很小的缺口,恶意炒作会让这个缺口不断扩大。”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政府有必要干预这些恶意炒作行为。

相关文章

@长沙湖湘杏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04542号-2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技能证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