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肺、脾、肝、心四脏与水液代谢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这几个脏腑的水液代谢一旦发生紊乱,身体就容易出现各种不适,表现为一派“热象”。按摩以下几个穴位,有助于“消热”,且操作简便。
肺热 中医认为“肺主通调水道”,肺不好的人容易生痰、口干等,肺有热往往表现为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咽喉肿痛、便秘等。
按摩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文]掌骨间陷中,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中[章]医认为,大肠与肺相表里,临床上很多肺热[来]的患者,针刺合谷穴往往能收到较明显的效[自]果。
脾热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液”,当饮入的水进[湖]入胃后,精华部分会输入到脾,进而输布到[南]全身各处,使人体滋润。脾有热时,水液的[长]输布受到影响,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口臭、[沙]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中]适。
按摩内庭穴 内庭穴(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医]陷处)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中医认为,[康]脾与胃相表里,因此,按摩此穴可以很好地[复]消“脾热”,该穴位还是上火的“克星”,[理]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可以祛火[疗]润燥。
肝热 肝脏的功能主要是“主疏泄、调畅气机”,[培]水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若肝有病变,则[训]气机不调,气滞水停。肝火旺的人常表现为[学]头晕、易怒、口干舌燥、睡眠不稳定、身体[习]闷热、舌苔增厚等。
按摩太冲穴 太冲穴在脚背上,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网]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是足[文]厥阴肝经上的穴位,因此对肝火旺盛带来的[章]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在按摩太冲穴前,先[来]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自]向上推揉3分钟。
心热 水液经肺的肃降作用后,还须以心脏为动力[湖],才能随营气循经脉而运行于体内。若心火[南]过旺,常出现口干舌燥、心情忧郁、烦躁、[长]失眠、舌尖发红等一系列心火炽盛的表现。[沙]
心包经刮痧 手厥阴心包经为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心包经。其走向是从左乳上方天池穴往上行至腋窝,再沿手臂内侧中线行至左手中指指端中冲穴。在心包经走罐或刮痧(以皮肤潮红或出现痧点为度),可以达到泻心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