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运用概况
刺络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或其他针具点刺穴位 或浅表血络, 放出少量血液, 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具 有泻热解毒、 祛风定惊、 活血化瘀、 通经活络、 消肿止 痛、 开窍醒神之功, 能治疗热、 毒、 瘀等证。临床中最 常使用的放血工具是三棱针, 其次为梅花针和采血 针 [1 ] 。从放血部位来探讨刺络放血疗法的适应证。
一、 穴位放血
点刺放血法, 即用三棱针或粗毫针对准应刺部 位, 以稳、 准、 快的手法刺破一点或数点, 使应激部位 出血 [2 ] 。
( 一) 耳尖放血
多应用于实热之证, 其中以治疗头面五官疾病、 皮肤疾病、 心血管疾病多见 [3 ] 。认为耳尖放血具有 退热、 消炎、 止痛、 镇静、 抗过敏、 降压、 清脑明目的作 用, 以及调节脏腑机能、 传递生物信息、 增强免疫力 和促进细胞代谢的功能 [4 ] 。有效用于治疗麦粒肿、 痤疮和偏头痛 [5- 7 ] 。
( 二) 大椎穴放血。大椎为督脉穴, 主一身之 阳, 故大椎穴放血可泄诸阳之邪热, 达到调和营卫、 疏通闭塞、 排毒消肿之功效。研究表明针刺大椎穴 能有效降低体温, 降低白细胞总数, 同时具有提高机 体免疫力的作用 [8 ] 。有效用于治疗肝癌癌性发热、 咽喉肿痛和后发际疮 [9- 11 ] 。
( 三) 背俞穴放血
1. 胆绞痛。胆绞痛属“胁痛” , 是由于肝郁气 滞、 湿热蕴结所致。肝俞与胆俞是肝经、 胆经的背俞 穴, 故在此穴位放血能达到疏泄肝胆火热、 理气止痛 之效。魏彩莲 [12 ] 治疗胆绞痛, 取膈俞穴、 肝俞穴、 胆 俞穴、 脾俞穴, 点刺 2 ~3 滴, 深 0. 1 ~0. 3 寸, 随后拔 罐留罐 10 ~12min, 治疗总有效率 93. 33%。
2. 肾绞痛。由于肾或输尿管结石导致尿路梗阻[文]、 尿液充涨而引起的剧烈绞痛。病因病机主要[章]为 膀胱湿热下注、 气血运行不畅、 肾气不足、 脏腑功能 失调等。孙平和滕秀英 [13 ] 用三棱针在双侧肾俞、 膀 胱俞穴、 关元俞穴、 小肠俞穴、 大肠俞穴点刺 2 ~3 次, 深约0.2 ~0.4 cm, 随后拔罐留罐 10 ~15 min。肾绞 痛患者 30 例经治疗后, 显效者 19 例, 有效者 8 例, 无效者 3 例。
3. 肺癌合并肺部感染之喘憋。赵伟鹏等 [14 ] 治 疗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验案 1 例, 患者呼吸急促 喘憋、 汗出, 其在双侧肺俞穴及大椎穴刺血拔罐后, 患者喘憋、 汗出明显减轻, 血氧饱和度升至 96%, 自 行摘鼻导管, 夜间可平卧安静入睡, 无不适。
4.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是恶性肿[来] 瘤化疗发生骨髓抑制常见的表现之一。其可[自]归属于 中医 “虚劳 ” 、 “血证” 范畴, 因化疗药物为攻伐之品, 易耗伤人体正气, 而出现神疲乏力、 头晕、 食少腹胀 等气血虚弱的症状, 严重者可见局部或全身皮肤黏 膜瘀点瘀斑。其病因病机多为正虚瘀结、 虚实夹杂。 李波等 [15 ] 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 选用肝俞穴、 脾俞穴和周围皮下结节点刺 6 ~8 下, 随后拔罐留罐 8 ~10 min, 出血量 5 ~8 mL, 每 3 天治疗 1 次, 每周 2 次。其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激发作用, 恢复脏腑功 能, 达到祛邪与扶正的双向调节作用。30 例患者中 显效 10 例( 33. 3%) 、 有效 16 例( 53. 3%) 、 无效 4 例( 13. 3%) 。多数患者在第 1 次刺血拔罐治疗 后, 转天血小板即开始回升。
( 四) 委中穴放血
委中穴对腰背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 《四总穴歌》 谓 “腰背委中求” 。此穴具有舒筋通络、 散瘀活血之 功效。有效用于治疗慢性腰痛、 恶疮和顽癣 [6, 17 ] 。
( 五) 十宣穴放血
十宣穴位于四肢末端, 为三阴、 三阳之经气贯通 交会之所, 十宣穴点刺放血可使蕴积之热得以宣泄, 郁闭之气得通 [18 ] 。有效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 病和气厥 [9, 20 ] 。
( 六) 十二井穴放血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是中医传统的急救措[湖]施 之一。有效用于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意识障碍[南]和中风 初起急救 [21- 22 ] 。
二、 浅表小静脉放血
用三棱针或采血针点刺浅表小静脉, 一般刺入 脉中( 深约 0. 5 ~ 1. 0 寸) 后将针迅速退出, 使其流 出少量血液。
( 一) 耳背络脉放血
1. 小儿急性发热。小儿急性发热一般来势急,[长] 表现为发热、 恶寒、 咳嗽、 头痛或咽喉肿痛等, 易变生 他病。王宏南 [23 ] 治疗小儿急性发热 65 例, 在患儿 耳背青紫或暴露络脉点刺放血 1 ~3 滴, 初次两耳放 血, 随后两耳隔日交替, 治疗总有效率为 93. 8%。
2. 慢性咽炎。慢性咽炎表现为咽部不适、 发干、 发痒、 微痛、 灼热感或吞咽不利。多因外邪犯咽, 或邪 滞于咽日久, 或脏腑虚损, 咽喉失养, 或虚火上灼所致。 耳背放血透过清热解毒, 达到消肿散结而利咽喉。蔡 斐 [ 24 ] 耳背刺络放血治疗慢性咽炎30 例, 点刺上下耳背 近耳轮处明显的血管各1 根, 放血量约0.5 ~1.0 mL 即 可, 隔周选对侧耳交替, 治疗总有效率90%。
3.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急性[沙] 期过后, 局部皮损已修复而局部神经痛仍未愈。多 因湿热余邪未尽, 薀滞肌肤, 气滞血瘀, 不通则痛。 王西京 [25 ]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 100 例, 用 5 号针头在耳背静脉放血 1 ~2 滴, 1 次/3d, 两侧均点 刺, 连续 2 周。痊愈 32 例, 显效 18 例, 有效 23 例, 总有效率为 50%, 对照组总有效率 18. 75%。
( 二) 下肢浅表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刺络放血可祛瘀生新、 行气活血、 通经 活络, 从而达到改善下肢循环作用。
1. 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中常见[中] 周围血管病, 表现为下肢主表浅静脉迂曲扩张、 小腿 肿胀、 足靴区色素沉着。郭春艳和李绍荣 [ 26 ] 以火针 点刺下肢充盈、 青紫或怒张结聚成团块状曲张静脉, 见瘀血喷出, 勿按压, 让其自然流出, 治疗总有效率96%。
2. 静脉曲张性湿疹。由于局部血运不畅或障 碍, 导致肌肤失养所引起的浅表静脉曲张、 色素沉 着、 肿胀伴慢性溃疡。火针放血可使皮肤溃疡面[医]瘀 积消散、 病灶周围皮肤营养改善。彭敏 [27 ] 火针点刺 曲张静脉, 深约 2 ~ 4 mm, 放血量 50 ~ 100 mL。66 例中, 治愈 35 例, 好转 29 例, 无效 2 例。
三、 病灶处或病痛局部放血
多用散刺放血法, 即使用三棱针或粗毫针在病 变或病痛局部进行分散、 多次点刺。根据欲刺部位 大小不同, 可刺多针, 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
( 一)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多关节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康]自 身免疫病。孙冬玮 [28 ] 局部刺络放血治疗类风湿关 节炎62 例, 采用三棱针在关节局部阿是穴选3 ~5 个 点, 点刺出血 3 ~5 mL, 每 4 天 1 次, 20 d 为 1 个疗 程。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复]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 二) 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尿酸盐升高, 以结晶形式沉 积在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而引起滑囊、 软骨破坏所 致急性无菌性炎症反应。现代研究表明通过[理]局部刺 络放血排毒, 可迅速地排放高黏度、 含有大量尿酸盐 的高压血液, 有效改善血液循环,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 性, 降低胶体渗透压, 减少局部炎性刺激, 达到活血 化瘀、 疏经通络、 消肿止痛的良好效应 [29 ] 。孙成 松 [30 ] 病灶放血疗法治疗痛风患者 28 例, 在发病症 状最明显部位, 1 次选 1 ~ 2 个点, 用小针刀局部点 切开放血, 尽量让血液及组织液流出, 治疗每 5 天 1 次。第1 次治愈12 例, 第2 次治愈6 例, 第3 次治 愈 8 例, 第 5 次治愈 1 例, 第 6 次治愈 1 例。
( 三) 急性扁桃体炎
一般由外感风热或邪热传里, 肺胃之火上升, 热 毒夹痰, 搏结于咽喉而成, 属肺经实热证。病变部位 点刺放血, 可以使局部热毒外泄, 郁结得以疏通, 凝 痰肿物消散, 通过活血化瘀消除扁桃体的充血水肿, 利咽止痛之功。周春辉 [31 ] 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患者 取坐位, 头稍向后, 头部固定, 点刺扁桃体, 每侧点刺 2 ~4 处( 如扁桃体有脓性分泌物时则向该处点刺, 刺 出血即可, 令患者咯出血性分泌物) , 1 次/d。结果痊 愈 45 例, 显效 7 例, 好转 6 例, 无效 2 例。
( 四) 急性踝关节扭伤
因外力瞬间的作用下致局部毛细血管撕裂而[疗]引 起的内出血, 离经之血瘀阻关节腔、 皮下、 软组织, 影 响关节正常生理功能, 病理性的压迫血管、 神经、 软 组织, 引起疼痛、 肿痛等症状。局部放血抽吸排尽离 经瘀血, 达到“通则不痛” 的疗效。田自前 [32 ] 采用 局部放血拔罐治疗踝关节扭伤 75 例, 在病灶瘀血 肿胀处点刺放血拔罐。治疗有效率 100%, 痊愈 93 例, 有效 5 例。
四、 病理反应点放血
中医认为,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 “有诸内必 形于诸外” , 即人体内的病理变化会以某种形式反 应于体外, 称之为病理反应点。多用挑刺放血法, 使 用三棱针将腧穴或阳性反应点的表皮挑破,[培] 深入皮 内, 挑断部分纤维组织。
( 一) 寻常痤疮
寻常痤疮多由于肺热郁蒸, 反应于外而成。膈 俞以上部位能反应上焦病变, 通过膈俞以上反应点 的挑刺放血达到疏通经络、 清泄肺热及清热解毒作 用。尚方明 [33 ] 用三棱针在背部膈俞以上反应挑刺 治疗痤疮, 每次挑刺 5 个反应点, 每周 2 ~ 3 次, 12 次为 1 个疗程。30 例患者中, 痊愈 22 例, 良效 2 例, 有效 3 例, 无效 3 例。 ( 二) 乳痈 乳痈初起乳房出现硬结、 胀痛, 乳汁不畅, 常伴 恶寒、 发热等症状, 继而肿块增大, 久则酿汁成脓。 吴红新和王亚莉 [34 ] 在乳痈患者肝俞、 胃俞穴及其附 近找阳性反应点( 压痛或丘疹) 挑刺, 挑出局部皮下 纤维, 随后在针挑点拔罐放血。50 例中, 1 次治愈者 46 例, 2 次治愈者 4 例。
五、 结语
刺络放血疗法在临床运用中普及到内、 外、 妇、 儿、 五官、 皮肤等各科, 其不仅应用于急证、 实热证、 血瘀证, 亦在慢性、 反复发作性疾病中应用, 现逐渐 拓展在肿瘤病症中运用。刺络放血疗法的作[训]用可归 结为具有退热、 止痛、 镇静、 降压、 降低血黏度、 活血、 消炎、 强心、 急救、 止痒、 抗过敏等。刺络放血疗法历 史源远流长, 临床验证疗效确切, 但目前临床运用操 作规范欠缺标准, 因此应当在操作方面加强规范化、 标准化, 同时从更深层次探讨其机制, 以发现更多刺 络放血治疗疾病的优势病种和推荐病种, 放血疗法 仍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来源: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作者: 陈燕荔 郭扬 郭义 小野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