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叶氏对于经方的使用范围十分宽广。与传统经方家的墨守成规不同,叶氏对于经方的化裁加减,十分灵活,穷极变化,曲尽其妙。这也是对于经方深刻理解的结果。仅仅因为叶氏在温热病治疗方面的贡献,掩盖了其他方面的成就,致使后人往往忽视了叶氏在经方应用方面的精彩内容。
点击电话咨询申申老师~~
除人所共知的叶案温热诸治法外,今人应作为专题学习者,尚有: 经方,如桂枝汤、大小建中汤、大小青龙汤、苓桂味甘汤、茯苓甘草汤、苓桂术甘汤、肾气丸、都气丸、理中汤、真武汤、乌头汤等均应作重点分类研究。 脾胃治法。在叶案中尤为丰富,类方甚多,不一一列举。 络病论治。 辛香流气法。此由前人成方经过叶氏发展而为一种证型。 虎潜丸法即刚柔配伍温补肝肾法,亦由前人成方发展为一证型者。 介类潜阳法。 虫类搜剔法。 奇经八脉论治。
《大学》里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在道家那里,老子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损什么呢?实际上就是损物、就是格物。而格物在佛教里,则显然指的是远离一切世间八法。音乐也好,绘画也好,诗歌也好,在这些领域的文化,确实不像科学文化,存在线性发展的规律,它们往往是非线性的。一个高峰出现后,若干年、几百年,或许会出现另一个高峰,但,这个峰的峰值并不一定能超过前一个。一个是线性,一个是非线性。一个是直线向前发展,一个是曲线徘徊……像道家的文化,儒家的文化,实际上,它也跟佛教的这个模式差不多,它也是创立以后就处于实质性的鼎盛阶段,然后逐渐走向衰落,乃至于到现在名存实亡。我奉劝那些欲对经典发表意见的人,一定要三思而后言。15697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