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2.十二经筋: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3.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
咨询申申老师吧.加手机号的微信送学习资料.送视频学习.
4.郗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之为“郗位”。 4.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 5.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经气汇聚的8个腧穴,称之为八会穴。 6.得气:古称“气至”,近又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行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 7滞针: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之后,病人局部肌肉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对,向单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而成滞针。若留针时间太长,有时也可导致滞针。 8.灸法:主要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 9.灸法的作用:①温经散寒②扶阳固脱③消瘀散结④防病保健 10.一源三歧:任,督,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任脉行于前正中线,督脉起于后正中线,冲脉并行于肾经。任脉,腹胸颏下正中,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阴脉之海。督脉,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阳脉之海。 12.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13.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155670872